返回上一级
返回页面
返回上一页 菜单 搜索

圆周率是谁发明的 是怎么算出来的

学大教育
来源:学大教育

2020-09-18 02:20:05 | 阅读:182

进入 >

圆周率不是谁的发明,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首先计算出其准确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并能够用分数355/113来表达,准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

圆周率的发展过程

圆周率不是某一个人发明的,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同的数学家经过次的演算得出的。

古希腊大数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 年) 开创了人类历史上根据理论计算圆周率近似值的先河。

公元480年左右,南北朝阶段的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到小数点后7位的结果,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还获得两个近似分数值。

圆周率是咋算出来的

公元263年,中国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他先从圆内接正六边形,逐次分割一直算到圆内接正192边形。他说“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包含了求极限的思想。刘徽给出π=3.141024的圆周率近似值,刘徽在得圆周率=3.14之后,将这个数值和铜制体积度量衡标准嘉量斛的直径和容积检验,发觉3.14这个数值还是偏小。于是继续割圆到1536边形,求出3072边形的面积,获得令自身满意的圆周率。

公元480年左右,南北朝阶段的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到小数点后7位的结果,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还获得两个近似分数值,密率和约率,密率是个很好的分数近似值,要取到才能得出比略准确的近似。

什么是圆周率

圆周率(Pi)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中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π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是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重要值。 在分析学里,π能够严格地概念为满足sin x = 0的比较小正实数x。

圆周率用希腊字母 π(读作pài)表示,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2654),是代表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代表圆周率去开展近似计算。而用十位小数3.141592654便足以应付一般计算。即使是工程师或物理学家要开展较精密的计算,充其量也取值至小数点后几百个位。

1965年,英国数学家约翰·沃利斯(John Wallis)出版了一本数学专著,其中他推导出一个公式,发觉圆周率等于无穷个分数相乘的积。2015年,罗切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氢原子能级的量子力学计算中发觉了圆周率相同的公式。

2019年3月14日,谷歌宣布圆周率现已到小数点后31.4万亿位。

好了,关于圆周率是谁发明的 是怎么算出来的这个问题学好网雅雅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若还有更多疑问,可以点击右下角咨询哦!学习肯定是苦的,特别是在考试前,同学们更是叫苦连天,老师抓紧时间给我们做令人烦琐的复习题,布置了堆起小山的回家作业。虽然学习很忙碌,很辛苦,但我并没有觉得疲倦,我觉得学习很快乐。看到了自己有了优异的成绩,我会想:学习是幸福的,当历尽了千辛而获得成功时,学习的果实是那么的甜啊!

编辑:雅雅
温馨提示:免费领取0元试听课!满意在报名!
中小学辅导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