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返回页面
返回上一页 菜单 搜索

美术教学论文【簇新9篇】

学大教育
来源:学大教育

2023-05-28 20:35:00 | 阅读:112

进入 >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学论文【簇新9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超卓的朋友。


美术教学论文 篇一

摘要】创新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它也是中小学改变的主要方向,对深入素质教育和现代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我国小学美术教学,对校外美术社团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践活动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校外美术社团活动创新教育实践

校外活动是指将少年宫作为载体的教育活动,它具有多种开展形式。其中,美术兴趣小组是校外美术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它和学校美术课堂教学、艺术院校的专业美术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多种美术社团活动,把美术技能、知识、创造力、想象力有机的融汇在美术活动中,这样就能形成“学中玩,玩中学”的校外美术教学模式。

1.校外美术教学活动的特征

1.1校外美术教学具有很强的兴趣性

兴趣作为一切活动顺利开展与实施的保障。大部分参加少年宫培训的孩子都是因为喜欢画画,特别是老学员,通过在少年宫的学习,对美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这期间,不仅要关注每个孩子绘画天性,还要引导孩子对画画始终保持学习兴趣,并且有目的、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将兴趣转化成志趣。

1.2校外美术的综合性

为了提高校外美术教学与训练的有效性,除了要将欣赏、美术、文学、历史、音乐、科技、摄影等多个学科有机的整合起来,还应该努力发挥教育优势,展现校外美术教育综合性。在孩子们都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后,努力为孩子创设出多样性、综合性都很强的活动方法、途径、手段、内容。而作为校外兴趣小组,它可以不受教材、大纲等因素约束,故在实施综合性教学活动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1.3校外美术活动的开放性

校外美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特征,所谓开放具体包含:内容开放,形式多样,进而更好地满足孩子爱好与兴趣的发展;活动实施时间开放,除了兴趣活动外,还有社会实践、休息天、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活动空间开放,除了兴趣小组在少年宫的活动外,还可以在社区、公园、名胜古迹中进行参观;对象开放,任何孩子都能参与到少年宫美术活动中,同时家长也能参与到亲子类美术活动中。

2.校外美术社团开展培训与联动的实践

一开始校外教育就将教育形式与内容定义在教学上,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已经成为少年宫进行教育的主要载体与渠道。活动作为少年宫活力的源泉,从各地反馈的信息来看:少年宫要发展、生存就必须努力活动,通过发挥教学优势,生成良好的教育、教学形式。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对活动联动与培训也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与途径,它要求将兴趣小组与美术活动、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在寓教于乐中,将实践活动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这样就能形成“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模式。

2.1通过贯穿美术活动,让孩子更好的掌握美术技能与知识

在校外美术教学中,为了达到教育创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绘画技能与美术知识。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就会和校内美术课堂教学产生相似的教学,在老师先讲、学生后期练习的过程中,会让整个校外美术活动缺乏应有的活动性与趣味性,从而也就不能真正体现校外教育特色。因此,在现行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整合培训活动与联动理念,将孩子感兴趣、有兴趣的美术活动和专业的训练技能整合起来,这样才能让整个教学活动贯穿在教学工作中,让美术活动更具有欢悦、活泼的氛围。

2.2通过美术交流活动,提习兴趣

为了增强少年宫孩子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除了要探寻绘画方法,还应该想方设法提高绘画技巧与水平,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不定期的开展美术交流活动。通过创办美术交流活动,增强孩子之间的沟通力度。例如:在百米绘画活动中,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完成美术作品。孩子作为活动与学习的主体,互相合作、学习贯穿在整个绘画过程中,在学习活动中,它能快速帮助孩子提高独立性、创造性、能动性与主体性;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美术学习不再是外在的、异己的力量控制,更是一种有效的精神运动。

2.3利用美术参赛活动,构建才华展示的舞台

在美术社团活动中,校外教育更注重的美术参赛活动的展开,在关注孩子个性的同时,尽量让每个孩子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校外美术小组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创造力、想象力与表现力,利用比赛、展示、表演等多种形式展现孩子所学,从而为孩子搭建施展的舞台。并且每学期都为孩子开展美术展览,在现场书画、作品展览中,利用展示活动帮助孩子得到成功的感受,最后树立自信心。

2.4利用夏令营、冬令营,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从校外美术社团活动开展情况来看:校外活动具有很强的时空性,它可以利用不同的时间、空间展开美术教育活动,而这些时间多半是空闲时间,所以寒暑假成了理想选择。利用夏令营、冬令营,不仅能让孩子进入社会,走出教室,同时也是增加孩子实践机会的有效方式,它能快速帮助孩子拓展思维空间与社会视野。如:组织的建筑风格、名人历史、爱家乡等教育活动,通过夏令营、冬令营,联系时下的卡通人物以及相关事务,让孩子在活动中了解人物历史,最后增加热爱祖国与家乡的情感。


美术教学论文 篇二

美术作品通过色彩和线条向人们展示着独特的艺术美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越来越高,这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当前的美术课程改变中,有人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在美术教学中融入民间美术元素,将这二者进行巧妙融合,丰富美术教学的内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一、融入民间美术元素,创新教学形式

美术教学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材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但是师生不能局限于传统教材中美术知识的学习,应该融入更多的、新的元素,并创新教学形式。而我国的民间美术正是这样的极具特色的元素,它可以将美术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通过学习民间美术,了解到与以往的教材内容不一样的知识。民间美术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经过长时间的传承和发展流传至今。民间美术具有比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学生在学习民间美术的同时也会了解相关地区的风土民俗,能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其更愿意了解美术文化背后的故事。比如学习“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一课,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博大精深,其中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雕塑、年画和织绣等许许多多制作工艺方面的内容。在我们江南,苏绣、湘绣等都很盛名。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苏绣和湘绣作品,绣布上秀丽的风景或逼真的人物无不栩栩如生。当学生看到一幅幅这样精美的作品时,都会被这种精湛的民间工艺所震撼。将民间美术元素融入美术教学中,会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同时也会对民间艺术更加感兴趣,有利于中国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融合民族情感教育,丰富教学内容

民间美术是在不断的发展进程中逐步丰富的,民间美术作品表达了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劳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思想感情,极具欣赏和收藏价值。教师要帮助学生体会民间美术中的民族情感,并将这种情感体验融合到美术教学中来,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更多地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中深刻的内涵。比如,每逢过年的时候,很多人家都会张贴一些年画来增添喜气,它表达的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期盼和迎接新春到来的喜悦。年画艳丽的色彩和稚拙淳朴的人物形象展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年画作品,帮助学生感受并领悟这种民间美术样式的魅力。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其实,在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素材有很多,融入课堂的形式也可以分为很多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图片、影视作品等形式来展示,为美术学习增添色彩。教师还可以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博物馆、博览会等场所参观,对真实的民间美术进行观察学习,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获取更加深刻的体会。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制作一些民间艺术品,在增强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总之,我国的民间美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教师将民间美术与美术教学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美术文化,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论文 篇三

摘 要:由于受到了传统教育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的消极影响,当今的初中美术教学依然存在以绘画为中心和以教师为核心的现象。然而新课程的不断改变给初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的改变之下,初中美术教师应当积极地改变教学模式、转换自身角色,全面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以及知识发展的趋势。笔者针对当今初中美术教学的实际状况,论述了改进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初中美术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论文

一、引导学生建立审美情感,提升审美素质

传统美术教育被普遍认为是学生的一个特长,并试图提供基本的教育给艺术专业的学生,但是普通的学生经常忽略对美术的学习,较为看重文化课学习,从而应对考试。此外,也没有得到教师更多地关注,对普通的非艺术生的美术教育也不重视,使初中美术教育几乎形同虚设。然而,在新课程改变的条件下,尤其是在现在的发展形势下,针对所有学生的美术教育,其实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求。初中的美术教育目的不是培养优级专业人才,而要引导学生更好的培养审美情感,具备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和感觉美的心灵。例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了解和欣赏一些世界盛名的油画,例如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作为永恒的经典来欣赏。学生不是复制画面,而是要从审美的角度欣赏这幅画本身,以及对他在文艺复兴时期而改变的态度进行了解。就画本身的色调而言,过渡自然,反映出艺术家精湛的绘画技巧,尤其是对艺术家的内心世界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不仅可以欣赏美和创造美,更可以获得大量的心灵与情感的收获,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美术教学能很好地去引导学生建立美感。

二、重视作品点评,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

对于初中美术的教学工作而言,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作品进行合理的点评。对他们而言重要的并不是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是艺术知识的学习。对于初中美术而言,必须有助于他们身体和精神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学生的艺术技巧,他们是很容易被打消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创作的艺术作品单调并缺少生活的气息,更不具备真实的情感。美术老师的点评可以直接对学生的审美意识产生影响。美术老师应以尊重学生个人的劳动成果为前提,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并审查学生的艺术作品。当美术老师审查学生的工作时,找出什么超卓,给予学生及时的认可与表扬,这对学生的潜能激发有很好的,还能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懂得思考人生,使其作品更能表达出学生的个人情感。只有用这种方法才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帮助学生找回自信。美术教师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引导至关重要,所以,学生和教师应该积极构建一个坚实的知识桥梁,在老师的指引下能够避免学生走弯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作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要能够在各方面赢得学生的尊重与认可,要以一个探究者的身份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有学会创造知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融入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因材施教灵活的授课,这一点至关重要。对于多数的农村学校而言,由于在设备的硬件设施上的不足,使得老师授课时不能确定用具的齐全,但是这并不是无法授课的利用,老师可以通过对日常物品的创新使用来应用到美术教学中。

三、创新教学机制,积极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对于新课程标准要求,主要侧重于学生在学习上的交流与合作,这样教学模式就会融入新的力量。但是要对这一点进行正确的理解,不能仅仅是单纯的合作探究,重视形式上的操作,应该落实到具体任务中,不然就无法体现其意义。要清楚地看到,合作要以每一个学生的需要为前提,只有在学生对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才迫切需要通过探究的形式解决问题,从而更好的发挥出合作探究的优势,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

面对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必须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就美术学习而言,首先要帮助建立一个正确的审美情感,从审美素质方面出发,重视对学生作品的点评,具体到教学环节中的每一个点,积极利用创新机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只有正确理解课改的新要求,才能结合实际情况努力学习就会有回报教学水平。


美术教学论文 篇四

一、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理论依据

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是将其课程相互渗透,互相补充。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应用于美术教学中,有利于美术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以达到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一)初中美术学科的特点

美术是一门艺术造型学科,也是视觉感官艺术。美术教学都是以具体的感官形象为原型,形象的视觉直接影响美术课堂教学的教学。美术课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能够陶冶学生情感,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作用,近年来,美术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初级中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

(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全面性等特点,特别是网络的发展。网络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首先,网络的资料是动态的,网络上的资料始终处于更新状态。它总是最前沿、较流行的学习素材。其次,网络资料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选择空间。再次,网络资料是形象生动的,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学科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引向互联网,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三)学生的感官需求

美术是具有审美艺术的视觉形象。美术作品需要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美术教学必须将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作为教具,为学生提供感官刺激,让学生产生审美体验。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那些价值昂贵的艺术品展示出来,或演示作品的制作步骤和作品,这样所产生的艺术远高于教师的讲解。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信息,将枯燥抽象的美术审美教育变得生动有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优化了学习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方法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可以实现教学统计和教学实施等各个教学活动的信息技术化。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教学设计

1、美术学科是直观性、形象性强的学科。在美术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利用网络搜集教学所需要素材,为教学设计提供资料。这是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基础。通过网络查找素材,上网搜集素材,以获取大量的教学数据,使教学设计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课前资料准备充分,为美术教学实施提供良好的平台。

2、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中,教师个体行为、所有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内容的分析理解因个体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强教师间的合作备课,交流教学心得可以开阔教师的设计思路,开发教师的思维;可以修正传统意义上的认识误区,有利于美术教学开展;可以为教师间的交流研讨提供技术支持,使教学活动具有互动性与开放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1、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创设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提高教师的教学,优化教学内容,加强美术学科的艺术感染力。利用信息技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创设课堂情境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为美术教学活动实施提供条件。例如,对美术流派通过动画片和视频等形式展示。

2、信息技术可以将复杂的美术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教师可以利用演示文稿、Flash、Autowave等工具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自行学习美术知识,让学生在合作、交互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为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提供帮助。

3、美术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作表达自己思想的舞台和空间。比如,计算机美术作品创作,通过计算机进行绘画创作,它打破了传统意义的美术作品创作的局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创作美术作品的优点,创作出生动形象的艺术形象,从而体现出艺术品的创意。通过计算机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可以提生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深度与广度的发展。

(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教学的评价反馈过程

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评价反馈整合的实验研究,探索在网上进行评价反馈过程,利用网络互动性、开放性的优势,可实现生生、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使对教学问题进行评价与教学的反馈的活动范围更加广泛,反馈与交流的速度更加高捷,有利于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并对教学不足之处进行修正。如教师利用网络进行集体备课活动时,可以通过网络将同学科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整理,并借鉴其他教师先进的教学设计,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料,建立班级作品展示网站,将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以网页形式展示出来,供大家交流探讨。这样利用网络的共享性扩大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将其范围由班级扩展到学校或更广,提高了评价反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将促进美术教学方式的革新,使美术教学模式多样化、形象化,整合模式必将成为新型美术教学模式。倡导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教学案例,有利于在素质教育的影响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以及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论文 篇五

在今天我国的职业高中美术教育的目的无非与就业两种,然而,无论高职美术学生进行选择哪方面,他们都需要具备必须的美术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所以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就成为了高职美术教育中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但是,目前大多高职美术学生文化成绩偏低、专业知识几近于零,而学校在教学中也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往往不足,这使得他们以后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没有良好的审美习惯。

一、高职美术教育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审美能力不仅直接关系着一个人看待外界事物的目光和视角方向,还关系着一个人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当前我国的美术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绘画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提升对美的鉴赏能力、对美的创造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造他们更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就是,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提生的就业竞争力,如何才能提升他们的竞争力呢?唯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较高的审美能力与专业技术相结合,才能使他们脱颖而出,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二、当前高职美术教育的现状

1.对审美教育的不重视

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要求提高,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校方更加注重的是专业能力的培养提升,认为艺术教育的培养无关紧要,使学生对待美术教育也漠不关心,对学生美术教育的审美能力更无从谈起。

2.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据调查表明,有不少开设美术课的高职院校中,授课教师的美术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教师是站在教育事业的工作者。首先教师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加上扎实的教学基础,这样才能够确定讲出生动的课程,才能有效的指导并提高学生的能力。然而由于当前社会对美术课的忽视,使得教授美术课的老师极少有继续进修学习的机会。教师的专业知识单一,专业设备不齐,无法激起学生们的兴趣,从而阻碍了学生对美术课的了解,致使培养审美能力成为了一句空话。

3.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

高职学生对美术课的喜爱程度也差别很大。一些学生在入学前就经过系统的美术培训,致使其审美能力远远高于一般学生,而另一部分学生对美术课不重视、不参与,加大了教师教学的难度。所以教学中应该让有美术基础的学生能力有所提高的同时还让没有丝毫基础的学生有兴趣去了解和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众所周知,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从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首先需要过硬的专业技术作为基础,而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人文气息的综合素质较高的综合型人才。可见,培养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至关重要。

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

1.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审美能力

美术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其教师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可以想象,具有高人格魅力和高审美能力的教师给学生教授美术,课堂将会是一场视听盛宴,学生上课会是一种享受,自然而然会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大大提高了审美能力。

2.学校领导应对美术教学有高度重视

校方领导应该对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够使得学校开展规范的美术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入手,逐步优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最丰富最准确的知识。

3.应重视开展丰富的与专业结合的美术课程拓展活动

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因此,要提高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能力,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是不可分割的,老师应该想尽办法让学生从身边美的事物中寻找美,发现美,这样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激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结论,21世纪市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高职教育也随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职高教育的美术课程着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美好感情。因此,在职高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每个高职美术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而审美教育培养的更应该是一种文化传承。


美术教学论文 篇六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课堂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科学分组,落实指导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对班级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采用民主集中制方式,考虑到学生的意愿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自由组合,四五个人为一小组,每小组的成员一般以好、中、差的程度搭配。小组打破日常的坐位制把几张桌子拼接在一起,小组成员围坐进行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间关系的融洽,彼此乐于接受,各组间的整体水平也较平均。

二、情系后进,三步巧转每个班级里都有一些后进生,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学中只能顾及班级的整体水平,对后进生的转化就顾及不全,使转化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现在通过"合作式"的学习,我总结出一套对转化后进生行之有效的方法。即"课前选定———课堂合作———课后帮助"三步进行曲。

1、课前选定:我在学期初私下交待各小组长在学习中选定一些较容易的工序,让后进生完成,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免得在合作中一下子让后进生接触到难度大的工序,产生恐惧感。

2、课堂合作:优、中等生在帮助后进生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具体步骤时,后进生也根据优、中等生的建议或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画笔表现出来。如:形态的设计或描绘,让后进生参与活动,边看边学,边动手边体会。教师及时给予表扬,使后进生树立起自信心并在合作中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3、课后帮助:为了弥补后进生对知识掌握的缺陷,小组中的优、中等生利用课余时间,为后进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料或现场指导、示范等方式进行帮助。

三、开展评比,引导竞争小组间的评比激励机制是促进合作完成优秀作业的催化剂。班级自从建立小组的评比机制以后,同学们在课堂纪律、语言表达、构图设计、色彩表现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是因为小组成员为了集体的荣誉,纷纷讨论,献谋献策,把各自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然后小组统一超卓的方案,再一起动手完成作业,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表现性和创造性。总之,我认为小组"合作式"的学习形式作为集体教育形式的一种补充,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启迪、相互补充、相互给予、相互吸收。这种学习方式始终处于动态之中,既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又有利于培养拔尖人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和完成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今天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只有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才能获得发展的机遇,成为社会的优级人才。情感是创造的灵魂,兴趣是创造的先导,想象是创造的核心,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黑格尔人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

一、兴趣的激励。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只有学生对美术感兴趣,才能主动去吸收美术知识和技能,并更多地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而知识和能力是创造能力的基础。兴趣也是信心的推动力,对美术兴趣盎然的儿童,总是信心十足敢于大胆表现,他们思想活跃经常表现出创造的欲望和热情。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去感受事物并对事物产生充分的联想,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在讲《可爱的小动物》一课时,把录音机带进课堂,上课时放了一段动物圆舞曲,学生听了都陶醉在优美动听的旋律创设的情境之中,我问:"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学生:"音乐很美" 。"好像在大森林里听小鸟们开演唱会" 。"仿佛在和小动物们跳舞呢",这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要画小动物了,借此情景我便推波助澜,在黑板上当场示范画一幅可爱的小动物图画,学生们更加兴致勃勃了。当学生作画时我提示,不要囿于教材或老师的范画,而要把自己心理所想的画出来,学生欢呼超卓。在兴奋中学生画出了一幅幅动态不一、情趣可爱的动物图,到最后评画小结时,我把作品集中在黑板上展示,构成一幅动物群图,然后再度播放音乐,曲图并茂,学生们开心极了。

二、让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虽然不是个画家但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敬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学生常常在生活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又罩上纯自我的神秘色彩,创作出的作品有稚拙美,有时像童话一样引人入胜,不要看不起小学生捏泥人,小时候有想象力,思维得到了健全的发展,以后才能够有更好的创造。玩沙子、捏泥人、看蚂蚁搬家,对孩子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必要的营养素。

想象是记忆为原材料的智力活动,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关系密切,想象力越丰富,创造力越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要尊重儿童神奇的想象,挖掘这审美的奥妙,进行一些能引起学生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启发学生为儿歌配画、讲故事配画、记忆画、命题画等等。如为儿歌《小小的船》配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天。"学生们不仅能从诗句中感受生动的形象,而且还能扩大学生画画的联想范围和进行形象思维的能力,并且使儿童的品德情操受到教育。他们的技能可能会幼稚,表现能力也很有限,但他们的构思往往很新颖,别有趣味,对于学生们这些闪光的创造性火花必须给予鼓励,通过鼓励一个学生,而激励起全体学生进行再创造的热情。

三、改变教学方法,变照葫芦画瓢为引发。照葫芦画瓢———即老师挂一张范画,学生照着画;或老师画一笔,学生跟着画一笔,谁画的像谁的分就高。这些传统的,错误的儿童绘画教学方法只能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要强调引发,引发学生内在的感受,情绪、想象、气质和才能等等。由引发然后产生联想,联想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美术作品恰恰就是形象思维的产物,通过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不仅能使学生得到形象思维训练,而且能提高创造思维能力。

我在讲一年级的《各种各样的线》一课时,就是通过引发而运用了类比联想,类比联想是指由这一事物的形象联想到另一事物相同或相近的形象。首先我给学生们看一张画满了短线的范画,然后让孩子们联想你觉得像什么,由此联想到其它什么物象。学生积极动脑筋,学生:"像下雨一样""还像密密麻麻的小蚂蚁""又像小蝌蚪""也像树纹""有点像远处看去塞住的车""像一大群正在飞行的小蜻蜓"……我高兴地说:"太好了,太对了"。又如在讲一年级《画圆形物》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这个圆形联想有什么其他物象是圆形的并把它画下来,想到多少就画多少,到最后结果出来的时候学生们的画面真是好丰富,有皮球、太阳、苹果、西瓜、橙子、纽扣、鸡蛋人、轮子、钟、风扇、救生圈、花、各种小动物、瓢虫……等等,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酝酿出理想的构思,在随意的拼搭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

四、充分运用多谋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益。美术教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运用电教多谋体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把教学的通过图文并茂来传达给学生,唤起他们的审美知觉,开启他们的联想,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特定情感,且有益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在讲一年级《穿花衣的热带鱼》一课时,让学生欣赏老师制作的小电影和课件,孩子们被那生动有趣的电影画面和精美的课件制作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有如身临其境,而且思维也很快跟着活跃起来,在接下来装饰热带鱼的时候,他们大胆想象,大胆表现热带鱼身上的图案和色彩,到最后当学生把一条条的热带鱼"游"到黑板上老师特制的大海里时,呈现在你面前的好似一群活灵活现的美丽的热带鱼,这时你一定会惊叹孩子们的想象力尽是如此特别与丰富。

总之,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而创造型学生的培养必须先有创造型的老师,多学习多思考,不断地创新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的学生都成为绽放的多姿多彩的花朵。


美术教学论文 篇七

在美术教学的领域里,评价的作用很重要,《美术课程标准》特别指出:“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意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注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评价”。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美术课程评价,以确定学生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

一、评价与美术课程评价

现在“评价”的意思已经从原来的“比较”扩展到“反馈-矫正”,又到现在的“反思”。这说明评价是不断地发展进化的,评价方面的知识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改进工作之中。

如今对评价的概念有着诸多版本,在此我们暂时把它的概念归属为是主体在事实基础上对客体的价值所做的观念性的判断活动。因此,评价是价值判断主体在先有的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的引导下所进行的,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在评价活动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

再说美术课程评价,它是对课程的某些方面或其总体的价值给予评定。具体到课程评价活动中,美术教学的课程评价对学生引导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在新课程标准中美术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美术老师要注重少年儿童天性中固有的同时又使美术活动所必须的人格整体性、创造性等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着眼于儿童个性全面和谐发展。评价要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实现这一评价目的,我们要树立一种全新的美术课程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活动中的表现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方式。因此我们评价学生不应该过于看重他所获得的知识的多少及作品的优劣,而应强调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强调他们在课堂上的发展,特别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

二、多元评价和美术教学

1、多元评价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过程,顺利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潜能加以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教师应该提供有益的反馈。同时,老师要求家长和社区对学生在课外的表现进行评价,共同帮助学生进步。多元评价重视收集学生日常的表现和教师指导的情况,以及课堂学习的信息,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多元评价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的体系构建不仅包括对课程、教材以及教具等各种构成因素的评价。

美术学科的教育评价是学校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为教学的改进提供可靠的反馈信息、质量监控和导向,更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诊断、激励和的作用。鉴于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重激励、重发展、重创造。

2、多元评价对美术课程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美术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强调: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因素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既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发展,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通过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个体的差异性等,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等方面的发展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三、转变传统的错误评价观念

美术教学评价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不敢转变观念,家长都以学生画得好坏来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所以就出现了评价的相对滞后。老师由于受到家长及社会的评价压力,对学生的美术评价也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观念。

观念一:(传统评价)大部分教师都认为美术评价就是评学生的习作优劣,课堂上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便凭主观意识给出一个等级评价,既打分或优、良、及格、不及格等,学生被评分数高的就开心一点,但不知自己的习作好在哪儿,被打及格的同学也不清楚习作差在哪儿。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了,特长发挥不出来,美术作业就流于形式了。如果教师把美术教学的形式转化为活动形式,培养起学生的兴趣,就能使学生学习有激情,随着激情转化为成功。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给予学生鼓励,满足他们的兴趣,然后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评价,以一种开放的、现代的艺术眼光去看待和品评。让学生能自信面对每一件事,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观念二:(传统评价)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每一幅习作,往往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造型准确等为标准来评判。这样就抑制了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不敢大胆表现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同时传统评价也有形式单一的缺点,因为它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心理学家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定反映方式。我们老师就是要把美术教育定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人类发展的首要任务来完成。为此,教师要科学地看待每一个同学的作业,不要按照“像与不像”或哪里的颜色没涂均匀等来评价。相反要用肯定、赞美、鼓励的语言来让学生知道他们是多么的了不起,每一幅作业都各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特点。这种做法就不会束缚学生的创造力,而是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

观念三:(单一评价)老师在对学生期末美术成绩评定时,只采用简单的“一画定成绩”(即让老师出一个考试题目,学生画一张来交)的做法,是不好的。因为这样做不仅未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要求,同时也忽视了美术评价的全面性。要让学生不仅学到会画,更要学到会欣赏,分辨别,思考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基于上述的错误观念,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得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尤其重要,我们要让评价成为连接教师、学生、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使学生有兴趣学,学得好,学得久。真正让评价成为美术教育的坚实基石。


美术教学论文 篇八

从当前专业的教学情况看,在这方面还缺少一个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学专业的成绩,由任课教师来打分,不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完成的作业水平,带有教师个人偏好和局限的观点,为了能对学生专业成绩的评定达到规范,就要有一个规范的制约文件,建立美术专业教学行为规范的制度并使用到专业课的评价中去。这样的行为规范建立能更好会更有力地支支持教学质量监控,从而更好地落实国家对培养美术人才和服务地方的宗旨。

一、利用教研室在教学环节中的质量监控

教研室是教学督导的重要组织,同时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基础。怎样发挥教研室在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在落实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课堂教学环节中的过程,掌握好课堂教学环节中的质量关。这对于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掌握基本要求,在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教师能很好地在教学环节的开创性作用,要建构教师听课制度,要求教师把精力投入到教学质量中去,才能起到教学质量监控的作用,使教研室发挥监控组织的作用。

二、技法课教学模式

1、单元式集中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单元式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教学中,执行好教学计划,从时间分配、教学质量、作品数量多方面严格要求,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认真、切实的训练,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得到充分的提高和确定,学生应在这种规范中踏实完成单元式教学的任务;教学中也要使学生高度认识艺术工作的踏实性,艺术工作本身其实就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劳动。很多学生,他们对于艺术其实是很真诚的,但是打功底决不能急于求成。规范的教学模式是我们教学质量的确定,特别规范的基础教学,其目的是为学生打下必要的基础,努力使知识丰富、技能全面、技法成熟,善于表现主观的意识。另一方面要灵活把握教学环节。严格的教学秩序不是一层不变的规矩,而是教学实践环节中,不断提炼、思考、总结而来的,并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的。应该多从教学质量和教学环节中探索出来,其根本目的就是灵活把握教学尺度,从美术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出发,努力为单元式教学寻找教学契机,让学生灵活地参与专业学习,使之知识层面更加丰富,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学习更加良好。比如:对专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应该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多示范,教师根据学生个人特点进行个别辅导,以构图为主,物象记忆为辅,让学生利用时间画一下对象的感悟,可以借鉴优秀的范画进行比较练习,加深学生对物象的感知。在规范教学中,教师应该以丰富知识和经验指导,在学习上多思考、多练习、多提问,这样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改变那种上几节课收几张作业式的教学规范。

2、技法课创新意识在技法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应该在教室里结合学生的自身条件,启发他们走创新的法则,要让学生思想领域开阔,同时发现学生的个性特征,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学生,鼓励他们的创作热情,学生的地域性差异会带来不同的思想,教师应该激发他们的创新观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教师肯定、引导,就能促使学生对教学课堂的强烈兴趣,同时善于发现学生在绘画中所流露出的兴趣和爱好,促使学生有兴趣于某一种表现手法,使之认识自我,充分调整自我学习的结构和进程。留给学生充裕的空间,在肯定学生作品时,要点评出学生的创新意图,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教师个人的观点去点评断。

3、技法课示范画的运用美术教学在技法课中经常通过运用示范作品作为绘画技法的分析与指导绘画。如果只是把示范作品放在教室里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和思考那就太随意了。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非常被动的,他们的理解能力比较欠缺,示范作品是老师个人对物象的认识和表现,有一定的技法含量,不太能从中体会到示范画的意图,只有通过教师不断地去指导学生赏析示范作品,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在教师点评示范画时,点评的指导意义才能有更大的作用。其点评的目的就是给学生在认知上以及理解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使学生的绘画创作中突出自身创造的特点和个性,点评示范画时,一定要做到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环节,从创造到展示技法的讲解,同时对照范画作品一一阐述。让学生从存在的问题、疑惑中找到答案

4、表现技法的训练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形式完全不同,在练习过程中没有统一的要求和标准的答案,就色彩而言,是对物象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提炼,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理解形式,比如,在观察一幅绘画作品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就像古代传说的美女“西施”一样,每个人就有自己心目中的“西施”形象。因此,美术专业技法课的教学就是以现实物象为基础去独自理解,在观察中得到自己的结论。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去探索与众不同的东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个别指导,只有通过这样的形式才能做到教与学的互相促进,不能武断地去全盘按照一个要求去讲评指导,这样是很不利于教学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自我特点的发挥。

三、结束

通过教学的改变和构建教学平台,紧扣改变的成果进行展示,使整个教学在改变环节中发挥纽带作用,把技法课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教学形式中对“作业展览”的理解是不仅仅指作业展览本身,要把作业展览现场活动之前的准备和之后的后续活动包含其中。在这个平台上转动的既有学生作品,更有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等围绕各种形式内容的作业展览形成的交往和对话,由此而构建出一个促进学生都能获得发展的教学平台。


美术教学论文 篇九

一、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民间美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我国民间美术中的剪纸、年画、泥塑等,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精神寄托。同时,民间美术是民间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蕴含着我国民间文化中的世界观、审美观以及特有的民族精神,所以,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具有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作用。随着全球化趋势的逐步发展,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国的一些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不足,误以为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民间美术已经过时。中国传统民间美术面临着淡出人们视野的危险。因此,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加入民间美术欣赏也具有传承民间美术文化的作用。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大城市中的人们越来越青睐尚保持原始性的乡村或边陲城市。尤其随着最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那些原本不为外人所知的具有原始风味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如印染、刺绣等。这些带着传统印记的民间美术不仅具有欣赏价值,还具有实用价值,因而在高校美术中引入民间美术,还可以促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利用。我国传统民间美术形式繁多,很多都与文化相互联系。所以,中国民间美术还具有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的作用。

二、中国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要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应用中国民间美术,使它起到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教育者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和专业水平

要在教学中正确运用民间美术,就需要教师具有一颗热爱中国民间美术的心。教师要深刻理解民俗民情,具备较强的民间美术审美能力,同时还要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对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这样其才能将民间美术与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在学习民间美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对传统民间美术进行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创造适合民间美术发展的大环境

近年来,随着有识之士的呼吁,各地逐渐重视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要使中国传统文化长盛不衰地发展,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还要创立适合民间美术文化发展的大环境。如,在高校开设民间美术欣赏课程,普及民间美术知识,教师要求学生在建筑设计、装饰中大量使用民间美术元素,使民间美术文化全方位、多元化地发展。

3、增加民间美术教学的内容

中国民间美术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其不仅有欣赏价值,还有实用价值。如,一些造型艺术如壁画、雕塑等;民俗艺术如刺绣、服饰、器皿、剪纸、皮影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这些民间艺术成为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主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具有优秀传统的民间美术逐渐失去了市场,为了挽救这些濒临灭绝的艺术,高校应该将其作为美术教学内容加以宣传,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的形式宣传这些民间美术,如成立雕塑小组、刺绣小组、剪纸小组等,不时举办刺绣展、雕塑展、剪纸展和皮影展,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扩大了这些民间美术的影响力。总之,高校美术教学要传承民族文化,这才是美术教学的目的,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编辑:xiejinping
温馨提示:免费领取0元试听课!满意在报名!
中小学辅导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