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8 11:19:00 | 阅读:111
《爬山》优质课堂教学反思5篇
《爬山》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一对父子一同爬山时,父亲教育儿子要努力征服自己,尽力做好每一件事,还启发儿子怎样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本课会认的生字12个,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巩固生字,积累词语。在识字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2、按照正确的笔顺,规范地写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4个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认识一个新笔画:卧钩。
3.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克服困难,登上山顶的快乐。
教学:
1、通过随文识字,会认12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一个新笔画:卧钩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克服困难、登上山顶的快乐
教学难点:
1、指导写好新笔画及带有这个新笔画的生字
2、课文较长,要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小黑板、课件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内容:
首要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看见过山吗?高高的山峰什么样子?爬过山吗?(请爬过山的小朋友谈一谈爬上山顶时的感受)今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去爬山。板书课题:爬山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
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要认真听清老师读的每个字的字音。感受爬山的经历。
2.自读
让学生自由地读全文,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标出自然段,用笔把会认的字圈画出来,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记住它们。根据拼音,自己拼读生字,把自己拼读不出来的字点上点儿。
三、随机指导朗读,并进行文中学字。
1.分段朗读课文。互听互评,纠正字音。
2.随文识字,积累词语
要认识的字可以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随机学习, 通过读课文让学生自己找出这些生字,并想办法解决字音。
3、 分段读课文,认识每段中的生字如:首要段“星期天,我和同学们去爬山”。
(1)自读句子(或齐读)。
(2)指名学生读,找到首要段中的字宝宝“星期”讲解一个星期有七天,星期一到星期天。正音,带音节读。指名读字,读词,齐读生
第3 / 5页
字读句子。
(3)其他自然段也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
指名读第二段内容,随文识字“(到 欢 路 鸟 叫 加、油 、花”)
(4)老师拿生字卡片,找学生带音节读字,开火车读,齐读,
(5)到文中去找这些字带出来的词语
拿出笔,把刚才学过的生字带的词语画上横线、自己练习读词。 (指名读词语,来到、欢迎、山路、小鸟、欢叫、加油、野花)从读词中进一步熟记生字(师拿词语卡片)
4.再回读第二段文字
5、读第三段文字,学习生字“顶”词语“山顶”
6、把生字放到文中再来读一读,看谁能读准确。
7、读第四段文字,学习生字“心”词语“心里”
8、回读第四段。
四、学生拿手里的卡片问同桌,同桌互查,字音。
由同桌的小朋友互相当小老师,你指我认,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
五、律动
六、拓展练习
同学们,你们学会了这么多生字宝宝,真棒!可是,这些生字宝宝可顽皮了,他们现在都藏到句子里去了,你能准确地把他们读出来吗?(生字用彩笔写)
(1)星期三,我去公园玩。
第4 / 5页
(2)放学的路上,我听到小鸟在欢叫。
(3)我为妈妈加油。
(4)山顶上的野花开了。
谁会读了?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吗?
还有一组扩词(课件)
七、指导写字
1、心:新笔画卧钩,与“飞”字中的横斜钩比较,强调首要点的走向和后面两点的位置。
2、鸟:知道里面的点是鸟的眼睛,不能丢掉。
3、在:第三笔是竖,不能丢掉
4、花:上下结构的形声字,上面的草字头表示与草本植物有关,下面的“化”字表示读音。
看着老师写一个,提醒学生观察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反复书空练习笔顺。在本上写一个字头。
练习书写,教师纠正,注意让学生认真观察范字,对比发现自己的字哪写得好,哪还需要改进。
写字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八、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2个字,会写了4个字,通过读文,我们感受到了克服困难,登上山顶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默读课文,体会父亲说话的深刻含义,教育学生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努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3、认识“逞、崎、岖、煌”四个生字,会写“斯、凝、煮、蝉、哲、燃、煌、智、慧”九个字,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煮熟、燃起、灯火辉煌、崎岖、智慧、似懂非懂、若隐若现、慢条斯理、一五一十。
教学
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话,体会父亲持之以恒的精神,教会学生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自身体会,理解父亲说话的含义,激发学生做事情要有信心、恒心,尽力做事的精神。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预习课文,查字典词典解决不懂的字、词,演示文稿。
教学课时:2课时
首要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阅读质疑的习惯。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课后第三题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爬过山没有?说说你们爬山的感受。
2、板书课题:爬山
3、学生齐读课题,进行课题质疑。
预设问题:谁爬山?为什么爬山?爬到了山顶吗?爬的什么山?爬山的结果如何?
4、小节: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事情的经过。
二、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1、导入:请同学们借助字典词典,运用掌握的学习生字词语的方法,自学生字词。
2、自学生字词。
3、检测:①认读生字,指导书写。注意“煮、燃、煌”的写法。
②指读新词。
③出示课后题3,点学生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三、自由练读课文
1、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尝试解决课题质疑的问题,记下读不懂的地方。
3、交流初步成果。
①看副板书,回答。
谁爬山?为什么爬山?(读首要自然段,明白爬山的目 的)
爬到山顶了吗?(读出回答问题的语句)
爬山的结果怎样?(读第十自然段,读“从青山那里, 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那里,我学到了智慧”。)
②提出自己阅读中新发现的问题。
③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未解决的问题。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边读边思考,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作者的父亲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也是一个十分爱“我”的好父亲。父亲带“我”爬山,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喜欢的语句记录在词语花篮中。
2、继续练习朗读课文,思考自己未解决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讲出父亲说的话的含义,引导体会父亲话的含义,教育学生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的努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能结合自己生活的体验,交流经验。继续养成在阅读中质疑的习惯。
教学: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话的含义,懂得任何事最重要的是有信心,尽自己的努力去做。
教学难点:理解“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那里,我学到了智慧”。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导语: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爬山》,在课文结尾,作者说“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那里,我学到了智慧。”,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让我们一起和作者去经历爬山的过程吧!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找出父亲说的话,打上记号。说说父亲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
2、大家读一读,互相交流,教师检查。
3、理解父亲首要次说的话。
(1)出现父亲说的话,齐读。
(2)讨论:“我们”爬山与别人有什么不同?
①引导想象:爬山会遇到什么困难?(累、渴、饿、害怕、危险等)
遇到这些困难,人自然会产生什么不良情绪呢?
②“征服”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征服山”和“征服自己”是什么意思?
③一起朗读父亲说的话,体会父亲说的目的。
4、理解父亲第二次说的话。
(1)出示插图和父亲说的话,指名朗读。
(2)谁来说一说父亲的话强调了什么?(爬山的过程重要尽自己的努力)
启发:为什么我的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结合“我”的话理解“自以为是”。
(3)你能举出一个自己尽力做一件事情的例子吗?(自己发言,老师作必要的引导)
(4)分角色朗读对话。
(5)小结提问:父亲说话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教育我做任何事,最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去努力)
5、理解父亲第二次说的话。
(1)出示父亲说的话,齐读。
(2)议论:父亲为什么要说这些话?
启发:父亲是怎样做的?
(3)学生闭眼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虫鸣、汽车喇叭声、风、雨声等)
(4)交流自己的体验。
(5)教师示范读父亲说的话。
(6)学生展示读。
(7)说一说这位父亲的话给你什么启示?(从自然美景中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
6、把父亲说的话连起来读一读。
7、自由朗读末段,让学生质疑。
(1)引导理解“青山的沉静”指的是什么?(沉着、冷静、不动摇)“父亲的智慧”指什么?
(2)齐读末段
(3)个别朗读
三、拓展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看一看、听一听,用心体会,用脑思考并记录下来。
四、总结
这次我们和作者一起经历爬山,让我们也受益匪浅,知道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做任何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的努力。是呀,四川人即使遭受了汶川大地震,也要充满信心地重建家园。我们相信只要有信心,尽力去做,有什么困难可以难倒我们呢?
五、作业
(1)背诵最后议自然段。
(2)摘抄好词好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体会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找出句子,体会“青山的沉静,父亲的智慧”。
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的努力。
教学难点:
找出句子,体会“青山的沉静,父亲的智慧”。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爬山》。(课件出示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文章内容,我首先出个题目请同学们填完整。
课件出示:因为( ),所以父亲带我去爬山。通过这次爬山,我学到了( )和( )。
二、自主探究
(一)品味山的沉静
1.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智慧。青山的沉静体现在哪儿呢?请大家打开书,仔细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青山的句子。 (生默读课文)
2.学生汇报
(1)“只见山下一片碧绿的树海中,几座房子若隐若现。” 这是什么季节的山?(夏季)
夏季的山一片碧绿,那春季的山,秋季的山,冬季的山是什么样子的呢,想象一下?
师小结:不管季节如何变换,大山始终不变,这就是山的沉静。
(2)“闭着双眼,我仿佛听到了微风吹拂声、鸟鸣蛙叫声和清脆的蝉声······睁开眼睛后,我一五一十地向父亲报告那些不同的声音。”
(课件出示青山图播放音乐《天籁森林》,让学生感受一下,再有感情地读句子。)
(二)领略父亲的智慧
1.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智慧。默读课文,把父亲说的值得深思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生默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2.学生汇报
(1)对于我们爱流汗的人来说,爬山是一件格外辛苦的事。别人爬山是为了征服山,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
(2)爬到山顶固然令人高兴,但是爬山的过程更让人愉快。其实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
······
(学生每汇报一句,都用课件出示出来,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意思,感悟父亲话语中蕴含的发人深省的道理。)
3.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找到的句子。并说说从中学到了什么。
三、交流感悟
1.说说“我”跟父亲爬山学到了什么?你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与组内同学交流交流。再各组派代表反馈。
2.带着感悟和体会,请大家有感情地读课文最后一段。
(生齐读)
四、板书设计
青 山 父 亲
沉 静 智 慧
征服自己 尽心尽力
教学目标:
1.讲读全文,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的品格。
2.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资料。
同学们去过天都峰吗?谁能介绍一下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去过天都峰的同学可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没去过的同学可介绍一下自己从网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资料。)
如:天都峰:是黄“七十二峰”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之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1934年才修凿了石凳,增设了铁索。又修凿了1000多级石阶。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脊。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围绕课题,质疑。
1.谁爬天都峰?
2.怎样爬天都峰?
3.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
三、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1.了解大意: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谁爬天都峰?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本文主要写了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主要写"我"和老爷爷。)
2.理清思路:小组讨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前的情景?(1-5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是写爬天都峰之中的事?(6-7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后的对话(8-10自然段)
3.抓住山峰险势,通过朗读,理解“我”的心理。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顶峰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告诉我们峰顶很高,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天都峰高耸入云”“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写出了石级壁陡实指天都峰之险。“挂”是直上直下的意思,作者用“我爬得上去吗?”写出了自己在险峻山势面前担心,怕爬不上去,用“发颤”写出了当时害怕的心理。
在朗读时一是读出山势的险峻、陡峭;二是读出来作者心理的紧张与担心。
4.抓住“奋力而攀”,通过朗读体会登峰之艰难。
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奋力”读时要加强语气,读出充分鼓起劲来,尽所有的力量爬。
②“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两个“一会儿”读出作者爬山时不怕累,巧用爬山方法,历尽艰辛克服各种困难。
③“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爬呀爬”,爬山是何等的不容易。“终于”是奋力的结果,还能表现出“我们”经过巨大努力之后爬上了天都峰的快慰心情。
把带点词的语气读出来,从而体会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5.抓住“互相道谢”,通过讨论,明白登山成功之理。
同桌交流,谈谈自己对“我”及爷爷说的话的理解。
【教学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能过课件感受天都峰的“又高又陡”,从而体会小姑娘和老爷爷爬山前的心理活动;通过朗读学习并讨论了解爬山的过程是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5、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探究过程】
首要课时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
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⑴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⑵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⑶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2、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3、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4、“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⑴出示第4段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⑵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
5、“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⑴学生读书圈划。
⑵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⑶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⑷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三、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
⑴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⑵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⑶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三、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第三课时
一、课外,交流课余生活
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二、完成作业
听写、基础训练练习。
三、课后小结
知识技能目标完成地不错,但是情意目标稍欠火候,对于战胜困难,互相学习鼓励品质,只能初步地培养。原因可能是学生家庭条件较好,生活较舒适,没有碰到过什么困难,所以没有实际生活的体会。
常规方面今天有了一个很大的突破,学生读书声音大了,不再细声软语了。下一步将培养学生大声地回答问题。
【板书设计】
爬天都峰
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
★ 幼儿美术大班精选教案大全
★ 山石土田人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全
★ 小学体育老师个人年度总结
★ 小学四年级语文《峨眉道上》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 2021小学体育科工作总结簇新参考
★ 有关《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 一年级语文上册《bpmf》教学设计
★ 来自《一剪梅》的教学实录
★ 小学体育工作个人总结教师
★ 初中英语教学探索与教学随笔5篇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