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7 15:02:00 | 阅读:111
灵渠导游词范文介绍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灵渠导游词范文介绍,供大家参考学习。
灵渠导游词1
灵渠,又名澪渠、零渠、秦凿渠、明清时期称陡河。民国年间,又称为湘桂运河。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 由于它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从而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自秦代至民国两千余年来,成了岭南和中原仅此交通孔道。灵渠开凿于哪一年,历史没有记载,人们只能按史实推断。据史料,秦始皇于二十六年 (公元前221年)最后灭齐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在此之前,不可能开凿灵渠。统一六国后,才向岭南遗发50万大军。就算秦军作了充分准备,发兵时间,也不致早于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据刘安《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始皇“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坛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持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人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在这里,刘安已记述得很清楚,五十万秦军分为五路,分别指向五夷山、大瘦岭、骑田岭、都庞岭、越城岭的五处 山口,向现在的福建、广东、广西进军。但向广西、广东进军的秦军并不顺利,迂到了越人的顽强抵抗。迫使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粮饷也没法供应,因而才“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
我们认为秦始皇於二十七年向岭南发兵,打了三年以后再决定凿灵渠,那开始凿渠的时间应在秦始皇二十九年以后 (公元前218年)。至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的开挖将近用了四年时间。
以秦朝庞大的兵力,用四年的时间,开凿灵渠,基本上可以成功。因此,我们认为灵渠的开凿时间,应为始皇二十九年至三十三年 (前218一前214年)。
秦始皇为什么要开挖灵渠?上面的史料已经说得很清楚。就是为了给士卒运送粮饷。灵渠未开凿之前,秦军的粮饷靠人力肩挑背运,就算用车载,岭南山高水险,道路崎岖,一车又能运多少?加上运送人员在长途搬运中自己的消耗,能运到前线的粮食就更少。在当地筹粮嘛,当时岭南地区人烟,耕作靠刀耕火种,产量很低,而且越人皆逃人深山老林中,与禽兽为伍,秦军到那里去找粮?没有粮食,又那敢轻敌深入?战争只有旷日持久了。所谓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原因就在这里。
灵渠凿成以后,秦军有了充足的粮饷,因而一鼓作气,勇往直前,当年即统一了岭南。占领岭南后,派兵戍守,也有保障。通过灵渠,秦代还由中原往岭南大量移民,加快了民族的大融合,加速了岭南经济的开发,加强了文化的交流,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祖国的边防,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后人说灵渠“通三江,贯五岭”,意义之重大,对后世功用之奇伟,是不言而喻的。除此之外,单就水利建筑上的辉煌成就,时至今日,仍放射出灿烂的光彩。它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条运河,它的水利工程建筑,创造了古代几个世界之最,具有很高的科学内涵,让我们感到自豪。
下面我们就将它的重要建筑,逐一作介绍。
一、最理想的选址
渠是在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开凿的运河。综观古今中外,世界上没有哪条运河的条件比灵渠更早的了。
位于桂北地区的兴安县,层峦叠嶂,河川纵横。在兴安县东南,耸峙着五岭之一的都庞岭。其南部则蜿蜒着海阳山。兴安县西北,雄踞着越城岭。因此,兴安地形就形成了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东南部是南高北低,西北部则北高南低。在兴安县腰部,形成为一个海拔仅二百米左右的低地,这就是有名的湘桂走廊。这里历来为湖南进入广西的一条交通要道。由于兴安地形上的这一特点,自然形成了水系上的特征。流往湖南的大川湘江,发源于诲阳山,从南往北流至兴安县城附近,沿湘桂走廊,经全州进入湖南,注入洞庭湖。广西盛名的漓江,发源于越城岭主峰猫儿山,往南流至兴安溶江,经灵川、桂林、在梧州汇人西江.至广东注入南海。湘江北去,漓水南流,两江流向相反,故而兴安谚云:“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非常形象地概括厂兴安地形和水系特点。
二、最科学的大坝
大小天平是指建筑在兴安县城东 1.5公里海洋河上的一道拦河坝。是用来拦蓄和提高水位,以便将水通过渠道引向漓江。是灵渠的枢纽工程。习惯上称大小天平以上为海洋河,以下为湘江。
大小天平距离灵渠进入始安水处为 4.215公里。这就使人产生疑问,由湘江高塘村至始安水的距离最近,只有2公里,为什么不在高塘村筑坝引水,而要舍近笤叮涎又?.215公里处筑坝,经过测量方知,原来湘江在高塘村的海拔206.66米,而灵渠汇入始安水海拔211米。反而高出湘江4.34米。如果直线怯成渠道,只能把始安水引向湘江。始安水的水量又实在太少,上距它的发源地只有1.6公里,集雨面不到三平方公里,根本无水可引,有一点水也没法行船。而要将湘江木引向姑安水,则至少要在湘江上修建一座五米多高的大,并形成一个湖泊。在二千余年前,要在大江大河上修建五米多高的大坝而不被洪水冲垮,在技术上和建筑材料上都难以做到。网而只好舍近求远,将坝址往上,选择在今分水塘(又称美潭)筑坝:分水塘海拔212.10米,高出始安水1.10米,在这里筑一个矮坝,湘江水就可顺利地引向始安水,再流往漓江。在坝址的选扦上,设计师舍近求远的道理就在于此。
三、最精当的铧嘴
铧嘴是指建在大小天平向江中的一道石堤。其基础也是用松木打桩,外围用条石砌筑,中填砾石和泥沙:因它“前锐后钝”,形似犁铧之嘴,故称铧嘴。现在我们看到的铧嘴,由大小天平交汇处至嘴端长 90米。其最前端部分北边41米,南边长38米,宽22.8米,高约3米的平台,俗称分水台。分水台雄踞于分水塘中,真不愧为中流砥柱。
原来的铧嘴还不止这么长。据清末人陈夙楼的《重修兴安陡河碑记》:光绪11年(1885)发生一次特大洪水,将铧嘴冲毁,故重建时下移三十丈。铧嘴比原来的缩短了三十丈。勘探的结果,这一事实得到了确认。1988年11月兴安水电局与兴安博物馆合作,沿着现在铧嘴南侧边线,往上游勘探和开挖探沟。於现铧嘴上游73至80米处挖出了原铧嘴基础,该基础淹埋在沙滩二米以下,已挖出松木桩三根,长条石一部分。这证明原来的铧嘴实比现存的要长三十丈。即长达186米。这个问题从乾隆年间鄂昌所旺“分水亭”三大字碑也可得到旁证。现碑仍立于湘江南岸龙王庙山脚,碑正对原铧嘴的。
四、最灵巧的南北渠
南渠:南渠为引湘人漓的一条渠道,从小天平尾部的南陡起,至溶江镇汇人大溶江的灵河口止,全长 33.15公里。落差30.26米,平均坡度为千分之0.91米。
南渠渠道可分为四段:
首要段从南陡起至和尚陡人始安水止,长4.215公里。这段渠道为全部人工开挖,水流平缓,落差1.08米,平均坡度为干分之0.26米。这段渠道开始一段沿全义岭山脚开挖,基本上与湘江保持平行。其中 0.263公里至0.892公里一段,只靠一道石堤与湘江隔开,为灵渠险工。至大湾陡止,为越城峤(今称太史庙山)所阻。越城峤宽350米,高约20米,全为人工劈开,工程相当艰巨。这段渠道的宽度为8--15米,水深为1.8米。
第二段从始安水 4.215公里起至灵山庙10.313公里始安水汇人清水江止长6.098公里。这段渠道为半人工开挖改造而成。
第三段,从清水江 10.313公里至18.935公里零西村马尿河汇人处止,长8.624公里。这段渠道绝大部分利用天然河道,宽15至30米,深1至2米,落差7.94米,平均坡度为0.92米。
第四段从 18.935公里至33.15公里灵渠汇人大溶江止,长14.215公里。这段全部利用灵河天然河道,河宽20至50米,水深1至3米,落差15.85米:平均坡降1.1l米。
南渠所经之地,大部分为喀斯特地貌,石山平地拔起,独立成峰,渠道绕山蜿蜒,风景非常优美。明代诗人俞安期在《舟过秦渠即景》诗中描绘“秦渠曲曲学三巴,离立千峰插地斜。宛转中间穿水去,孤舟长绕碧莲花。”清代盛名诗人袁枚《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诗:“江到兴安水量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都生动地描绘出了南渠及其两岸美丽的风貌。
北渠:北渠由大天平尾部北陡门起,往北迂回於平畴沃野间,流程 25公里,再回到湘江。论长度,北渠只有南渠的十分之一,论作用,则和南渠相同。作为一条运河,两者缺一不可。因为大小天平把湘江拦腰截断,如果只有南渠,只能将湘水引入漓江。漓江的船可沿南渠到大小天平之上,但无法下坝达湘江。反之,湘江的船只能到达大小天平之下,也无法上坝到达漓江。按照现代的设计,将大小天平安设一道船闸,不需北渠即可解决问题。可是在二千多年前,这个问题却无法解决。因而开凿了北渠,作为引航道。有了北渠,湘江船只,可由北渠到达大小天平上游,转往漓江,反之,漓江的船通过南渠、北渠也能到达湘江下游。所以说两者不可偏废。
五、最微妙的泄水天平
泄水天平是指建在灵渠南北二渠上的溢洪堰,它具有排泄洪水,保持渠内正常水位,以渠道安全的作用,故称泄水天平泄水天平的建筑方法与大小天平基本相同。灵渠中共有泄水天平三处,其中南渠二处,北渠一处。
南渠泄水天平,首要处位于南陡以下 892米处的秦堤上。 第二处泄水天平位于南陡以下 1953米处,称马氏桥泄水天平。
有了这两处泄水天平,在兴安境内湘江正常年分 1300立方/秒以下的洪水,可通过首要处泄水天平将进入南渠的洪水排回湘江,县城和灵渠下游的安全。
第三处泄水天平位于北渠北陡 2334米处的水泊村西。为清代雍正八年(1730)两广总督鄂尔泰创建。
六、最牢固的秦堤
秦堤是建在南渠与湘江之间的一道石堤,从南陡阁起至大湾陡止,全长 3.1公里。堤顶最窄处只有4--5米,头等处有 8 米。用经过加工的大条石砌就。它下临湘江,上承灵渠,工程很艰巨。因为这道堤筑于秦代,因此称为秦堤。其中由南陡至泄水天平一段,长892米,称为公堤。为秦堤最险要一段。历史上这段堤常被洪水冲坏。堤坏则渠亡,因而这段堤修得很宏伟。由泄水天平至接龙桥,长1708米,这段堤经过城区,堤宽达数百米。接龙桥至大湾陡,长2792米,灵渠南临山脚,北为渠田,渠比田高,堤只做拦阻渠水的作用。因而堤高只有1米,宽只1.6米左右。这段堤虽很转小,但若没有堤,水往旁流,渠 也就不存在了。有了这道堤,渠高田低,为灌溉提供了方便。
秦堤外墙均用条石砌建,全长 3.1公里,远望就像一道城墙,修得很宏伟。从古以来,秦堤截植桃柳,春来桃花满路,杨柳飘丝,尚为人们游春之所。明初工部尚书严震直咏秦堤诗即有“桃花满路落红雨,杨柳夹堤生翠烟”的名句。
七、最古老的船闸
陡门是建筑在灵渠的南北渠中的一种通航设施。它的作用类似于现代的船闸,只是比现代船闸建造简陋,但操作则相当简便灵活。
陡门,按唐人鱼孟威的《灵渠记》记载,系桂管观察使李渤创建于宝历元年 (825年)。李渤当时创建的陡门有多少?史无记载。总之没有超过18座。至咸通九年(868年),也就是说43年后,鱼孟威重修灵渠时,才将陡门增至18座。北宋嘉祐四年(1059)始增至36座。李渤头创的陡门,非常简陋。“杂束筱为堰,间散木为门”,用不了几年就坏。鱼孟威稍有改进,陡门悉用坚木排竖,切禁用散材。但木做的陡门,不管用多坚硬的木材,也易损坏。因而后代修建的陡门,悉用石建,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陡门,当然现存的陡门,已大部经过清代重修或重建,但其形式,与唐代系一脉相承。
1986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中国水利史研究会第二次论文研讨会在灵渠召开,到会学者在考察灵渠以后,对灵渠的设。计开凿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认为,综观古往今来.全世界的运河,没有一条像灵渠那样,在来水量这岸少的恶劣条件下开挖的。而灵渠挖成了,而且航行了二千余年,这就是奇迹。这就是我们的先人在水利建筑上达到的高水平。灵渠不愧是我国的瑰宝。学者们的结论,是超卓的对灵渠的赞赏。会中,们以学会名义,向国务院提出建议,将灵渠列为国内文物保护单位。国务院接受门的意见,于1988年1月13日,公布灵渠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升格为国内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11月,世界大坝委员会,组织全球60多位学者,来到灵渠考察。实地察看后他们赞不绝口.感到惊奇,他们说:中国两干多年前就有这样高水平的水利建筑,不愧为文明古国,灵渠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陡门是世界船闸之父。
灵渠导游词2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叔公去兴安游灵渠。
听说,灵渠是秦始皇下令开凿的,在公元前214年开使建造,在公元前218年顺利完工,总共用了4年时间。
一进灵渠公园的大门,一条长长的林荫大道展现在我们眼前,好久没走这样的路了:两旁的大树连成一片,搭成了一把自然大伞,一阵一阵的风吹来,好凉快呀!树叶被吹得“哗哗”作响,多么像一台天然的“大空调”呀!
听导游介绍,建设灵渠的总工程师是秦代一个叫史禄的人,参加开凿的.有十万多民工,最后牺牲了九万多,剩下胡没几个……
灵渠它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从而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灵渠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了。
湘江的源头在海洋山,漓江的源头在猫儿山,灵渠起到了一个“引湘入漓”的作用。
在灵渠上,有一个“人”字大坝,也叫大小天平,高3。5米,是用来拦蓄和提高位。北侧长344米,称为大天平。南侧长133米,称为小天平。大坝底下是用松木垫成的,因为松木在水下会释放出松脂,是自己不会腐烂。大小天平的坡面则用厚度为10-20厘米的长条石直竖,块块相叠似鱼鳞,因而称为鱼鳞石……
灵渠最巧妙的地方应该是建在大小天平向江中的一道石堤,,其基础也是用松木打桩,外围用条石砌成,中间填上砾石和泥沙。因为它“前锐后钝”,形似犁铧之嘴,故称“铧嘴”。它长约几百米……
灵渠的水很清澈,偶尔有几只调皮的小蝌蚪游来游去,嬉戏玩耍,时而又有几只叫不上名的小鱼儿悠然自得的在水里享受天伦之乐。树边的百年古榕,记载着灵渠的变化,见证着灵渠的兴盛与衰落……
灵渠旁边还有桥、飞来石、美龄亭…
多么神秘的一个地方,九万多民工用鲜血凝成了这两千年不变的历史见证——灵渠!
灵渠导游词3
今年的国庆长假,爸爸妈妈和我去了位于广西兴安县的灵渠风景区玩,听爸爸说,灵渠和秦始皇有关系的呢。经过七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了盼眼欲穿的灵渠,长途坐车的疲劳也一扫而光。
在景区门口立有个几米高的石碑,上面刻着“灵渠”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红艳艳的,特别醒目。岸边有几部像摩天轮一样形状的大水车,在水流动力的带动下,“咕噜咕噜”地转个不停,似乎在欢迎游客的到来。
我们租了条小船,在“船长”兼导游的带领下,顺流而下。听导游介绍说:“灵渠离桂林北部有57公里,全长有37.4公里,建成于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朝代,是现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齐名,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同为世界之奇观。灵渠由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组成。铧嘴将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汇入湘江,成为秦代以来中原与岭南的交通枢纽,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听到导游的介绍,我心里不由得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敬佩不已。
灵渠的两岸生长有很多枝繁叶茂的古树,有柳树、樟树、桂花树、柳树等等,有很多我都是首要次见呢,所以叫不出名来,有些现在居然开满了一簇簇鲜红色的花,非常美丽。我最喜欢的要算柳树和桂花树了,长长的垂柳随风飘动着,就像婀娜多姿的少女的舞姿那么美,有两三枝特别长的伸到水中,随着风在水面上画着一圈又一圈粼粼的波纹。而金黄色的桂花散发着阵阵沁人的香味迎风而来,令我不自觉地闭上眼睛,深深地、大口大口地吸起气来,想把它的香味吸到肚里、吸到脑里。灵渠的河水透明见底,不时见到一群群的小鱼在河底的水草中追逐嬉戏,时而还游到水面上吹个小泡泡,真是调皮可爱。坐在小船上,看着两岸的美景,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小鸟动听的歌唱声,微风拂面,香风阵阵,犹若人间仙境,令我流连忘返。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游灵渠更遗憾!”这个国庆长假灵渠之旅,使我感受到了古人智慧之作,灵渠之美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灵渠导游词4
灵渠,兴安旅游胜地,风景优美,是很多旅客梦想之地,今天,我便和我的家人来到了这旅游胜地——灵渠。
刚走进灵渠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条林荫道,林荫道两旁树木愈发茂盛。我走在林荫道上,看着清澈的河,闻着扑鼻而来的花香让人感觉是进入了自然之中,让人陶醉其中。找个地方坐下,闭上眼聆听着自然的声音,感受自然的温度,听,小鸟在名叫宛如一首自然的乐曲,美妙极了仿佛让你沉醉其中,陶醉不已。风微微吹过,吹过你的脸颊,仿佛也吹过你的心灵,凉爽极了,让你觉得自己就是这风的一部分。
在绿荫道的另一旁有一块巨石,他的名字叫飞来石,飞来石上有两株桂花树,裂石而出,亭亭玉立。传说飞来石下镇压着一个猪婆精,因为它好吃贪睡,不喜欢人们修筑秦堤打扰它,因此猪婆精总是破坏,而被一位神仙用一块巨石给镇压了,因为石头不知道是哪来的,人们猜测是飞来的,所以名为飞来石,就这样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参观完飞来石,我们又来到了盛名的四贤祠,四贤祠位于距南陡下游约半里的南渠北岸,是座庭院式的建筑,内有秦监御史禄、汉伏波将军马援、唐桂管不都形垂察看使李渤、桂州刺史鱼孟威半身塑像。看着这四位威风凛凛的人物,想象着他们为人民做的贡献,我的心底尽对他们产生了敬佩之情。
走出四贤祠,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草如茵,郁郁青青的大草坪,像绿毯一样柔软,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被子,我躺在草地上看着湛蓝的天空,朵朵臼云,别有一番趣味,顿时觉得心情特别轻松、愉悦,伸伸懒腰,真舒服。
我从大草坪上站起来,怀着对2000年古代水利工程的敬仰来到了分水岭,那里的景色美丽极了,简直可以称作仙境,空气新鲜,微风忽忽,水声棉棉,在这里我宁愿一直在这儿享受着这美丽景色的依托,水哗哗流过,风微微吹过,岸边的柳树的枝条长的到达水里,风吹动枝条,仿佛是一位姑娘正在河边梳理头发,真是宛如仙境。
时间不知不觉过的很快,到了下午,我们恋恋不舍就要离开了,在回家的路上我仍然陶醉在那美丽的景色之中,久久不能忘怀。
灵渠导游词5
灵渠位于桂林北部57公里处的“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兴安县境内,全长37.4公里,建成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是现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并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当代盛名学者郭沫若先生称之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灵渠由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组成,设计科学,建筑精巧,铧嘴将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汇入湘江,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成为秦代以来中原与岭南的交通枢纽,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重要作用。
灵渠两岸风景优美,水清如镜、古树参天、文物古迹众多、尤其是水街的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市井风情都鲜活地再现着千年历史文化。灵渠景区现已成为桂林盛名的旅游胜地,是大桂林旅游圈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1982年灵渠被命名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8年国务院公布灵渠为国内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1月灵渠被评为优级AAAA旅游风景区。
灵渠全长37.4公里,建成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是现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并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灵渠由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组成,设计科学,建筑精巧,铧嘴将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汇入湘江,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成为秦代以来中原与岭南的交通枢纽,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重要作用。
灵渠,是我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中的一颗明珠。灵渠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今天所见的面貌是历代人民创建、改进和完善的结果。它的发展和演进与国内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步伐是一致的,是每一时期技术水平的写照。现灵渠渠道仍保存着秦代开创时的原始走向形态,灵渠上的建筑物所保存的仍是唐至清代,更多的是明、清两代航运时的形态特征。
灵渠导游词范文介绍相关文章:
★ 精选优秀导游词范文5篇
★ 北江导游词范文介绍5篇
★ 蚌埠导游词范文介绍5篇
★ 精彩导游词范文介绍
★ 介绍广西旅游的导游词范文5篇
★ 介绍湖的导游词5篇
★ 藏区导游词范文介绍
★ 关于兴隆山导游词介绍5篇
★ 淳安县导游词范文介绍
★ 池州导游词范文介绍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