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相传曹冲7岁那年,有人送给他的父亲曹操一头很大的大象。曹操非常高兴并得意地向众人炫耀这头大象,大家自然称赞不已。可偏偏有位大臣给曹操出了个难题,他问曹操这个庞然大物有多重。曹操答不上来,不过他自己也想知道这头大象的重量。众谋士纷纷上来献策,有的说打造一杆巨型的秤,有的说把大象杀了割成一块一块后再称……这些提议都不能让曹操感到满意。这时,年仅7岁的曹冲却有了主意,他先让士兵把大象赶到一条船上,量出船的吃水线并作上记号,等大象离船上岸之后再往船上装石块,直到船下沉到刚才的吃水线处为止,最后称出所有石块的重量再相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
每个人都知道称东西要用秤,可是遇到大象,杆秤一下子无法称出如此重的东西。在不杀大象的前提下,曹冲面临的问题实质上是一方面要称出大象的重量,另一方面又不能用小秤直接去称大象,这样,问题中所包含的矛盾焦点尖锐地暴露出来了。要解决这一问题,无非是寻找能够联结二者的中介。曹冲敏捷地找到了“石块”,找到了象的重量和石头重量总和的等值关系,将不可分割的大象转变为可以分割的石块,这样大象的重量问题便借助石块这一外物解决了。我们把曹冲的这种动脑方法叫做利用外物法,即利用外物来帮助解决难题的思考方法。这也是一种常用的动脑方法。
宋朝末年,我国早已与各国开始海上贸易。当时出口的货物最多的要数闻名海外的中国瓷器。但是,尽管我国出口的瓷器,用稻草扎、竹蔑装,可是经过长途跋涉、海上颠簸,到了国内外还是破碎相当严重,因此交货数量不足,经常被购买方罚款。
有一次,我国有一个十分聪明的商人,他在瓷器装船之前,命人在空隙处放进绿豆,然后洒上少量的清水,将盖子盖上,包装得与以往一模一样。这样,在运输途中,绿豆受热缓缓发芽,绿豆芽无孔不入,几乎将篓中所有空隙全部填满,任凭风浪颠簸,瓷器因为有了软硬适中的绿豆芽的保护,自然安然无恙、完好无损了。这个商人的动脑方法就是利用外物法,他巧妙地运用了绿豆芽的轻硬适中的特点,克服了运输中因瓷器四周有空隙而引起的碰撞现象,避免了大量损失。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使用这一方法呢?
首要,利用的外物必须十分恰当、合适。如果不这样,那么就起不到利用的作用。
1943年,刘少奇同志在山东南部工作了四个月,要返回延安。回延安要经过敌占区。敌占区内,敌人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所以,白天不能走,只能夜间绕过城镇走小道。
刘少奇同志挑选了几个精悍的战士,带上一个向导上了路。不几天来到临沂城南。这天晚上,打算绕过临沂城,天明以前,赶到北面解放区去。
上路不久,忽然黑云滚滚,落下了雨,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这一带是粘土地,一下雨满路是泥,寸步难行。前面还有一条出了名的陷泥河,附近满是稀泥,人马陷下去就别想出来。向导想绕过陷泥河,三转两转,转迷了路,走了半天又回到原来的地方。情况十分危急,天亮前,如绕不过临沂城,后果不堪设想。向导急得哭了起来。
怎么办?刘少奇同志想了会儿对向导说:“树向阳的一面,枝叶茂盛,树头大;背阴一面,树头小。树干也可以帮忙的,你用手摸一摸,大树的树身,总是一面粗糙些,一面光滑些。向阳的一面,阳光照射得多,树干粗糙些;背阴的那面,阳光照射得少,长得比较平滑。粗糙的一面,自然是南面,平滑的那面就是北面。大家可以试试,这个活指南针灵不灵?”
向导按照他的话做,果然走出了迷路的地方,天亮之前一行人终于安全到达临沂城北的丛林山区。
刘少奇用的也是利用外物思考法才走出迷谷的,这个“外物”便是一棵普通的树而已。
第二,利用外物,还应该注意有效性。如果利用外物没有,那么这种思考方法就没有使用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与日本法西斯军队在太平洋中的瓜达卡纳尔岛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一次,守岛日军中有个叫仓桂的中尉,奉命率领部队趁黑夜夺取一个制高点。因在夜里行军,如果手臂上挂着白布条,就会暴露目标。如果不用白布条,部队又无法在黑暗中前进。仓桂中尉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不挂白布条照样带领部队前进。
他用的是什么办法呢?他把妻子买的一瓶香水分洒在自己和其他士兵身上。他在前面带路,让士兵们彼此闻着香味跟着前进,不致迷失了方向。
虽然仓桂中尉一行干的是法西斯侵略勾当,但就他的动脑来讲确实是巧妙的。这种借助香水味识路辨方向的方法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因而这种巧借外物的思考方法是好的。
编辑:xieji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