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8 11:18:00 | 阅读:110
立冬节气的到来,是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立冬穿什么衣服最合适2022簇新,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根据各地的温度适时调整穿衣计划。
我国地域广阔,进入立冬后各地的气温不尽相同,如北方在立冬前早已下雨,此时温度在10度以下,而南方立冬至小雪期间,在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在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一说,不过早晚温差较大,建议外穿棉袄、大衣,内搭轻松舒适的针织毛衣或衬衫,对于一些体质较差、比较怕冷的人来说,可根据自身情况酌情加衣,以免受寒感冒。
注意
1、穿衣服搭配上要外厚内薄,内搭重在保暖、贴身,外搭要防风御寒,方便穿脱,应对冷暖变化。
2、冬季皮肤比较干燥,容易引发静电,衣服材质宜选择透气吸湿性能较好的天然材料,避免化纤等衣料引发静电不适。
立冬一般温度多少
平均温度在2-14度左右,但根据地域不同,温度各有差异,如:
1、立冬后,我国的青藏高原大部、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北部地区,平均温度已达-10℃左右。
2、南方大部分地区还基本是秋天的温暖舒适气候,温度在十多度左右。
3、海南等地全年无冬,立冬时温度仍比较高,还在28度左右。
根据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立冬后就算是冬天了。
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四立”分别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而立冬就是秋季从冬季的转变,意味着冬天从这一天开始,此时秋季少雨干燥气候渐过去,开始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天气会越来越冷。
但我国地域辽阔,如果从气温划分四季的话,此时很多地方的温度还未稳定下降到10℃以下,不能算是进入冬天。
立冬多久后开始冷
大部分地区要冬至后才开始变冷。
在冬天季节,所谓“冷在三九”,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以冬至逢壬日为起点,每“九天”算一“九”,首要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天”,自冬至节气起,开始进入“三九天”,强冷空气南下频繁,气温骤降,天气寒冷。所以,冬季真正寒冷,是在冬至后。
1、气温下降变化明显
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加快。北方的降温,人们习以为常。从10月下旬开始,先后供暖,人们好在还有一个避寒之地。而对于此时处在深秋“小阳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
绵雨已结束,如果遇到强冷空气迅速南下,有时不到一天时间,降温可接近8-10℃,甚至更多。但毕竟大风过后,阳光照耀,冷气团很快变性,气温回升较快。气温的回升与热量的积聚,促使下一轮冷空气带来较强的降温。
此时,令人惬意的深秋天气接近尾声,明显的降温使这一地区在进入初霜期的同时,也进入了红叶理想观赏期,并在11月底陆续入冬。
2、热带气旋,强弩之末
根据统计,平均每年11月份有2-3个热带气旋生成。尤其是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气旋,还有可能发展到台风强度。近55年中,11月份有11个热带气旋在我国沿海登陆,登陆地点主要在台湾、广东和海南。如果这一年年中纬度盛行纬向环流,热带气旋比较活跃,如果中纬度盛行经向环流,也就是冷空气强,不容易有台风。
3、入冬深秋易有霜雾
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
11月的北方,随着冷空气的前锋移出本地,锋后的冷空气团开始向暖的方面变性,如果没有后续的冷空气补充,几天之后,温度虽回升了,空气质量却逐渐变坏。
特别是大城市,大气中积累的水汽和污染微粒结合凝结后,形成烟雾或是浓雾,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交通运行。在我国西南、江南,水汽条件比北方要好,如果早晨气温偏低,往往有成片大雾出现。
北方
秦岭淮河以北附近地区,冷空气频繁出现,降温成为这个时节的常态,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还有,华北地区雾霾天气来袭,尤其北京河北地区,雾霾常常会笼罩在上空,出行一定要注意带上口罩防霾,没事尽量别在雾霾天出门了。
东北和西北地区,这个时候已经是大雪纷飞的景象了,尤其是东北黑龙江地区,已经异常寒冷,这里早在立冬到来之前就已经入冬了。而西北地区秋季的红黄景象还未完全褪去,但雪花已经飘落了。
南方
就华南地区而言,立冬时节仍是夏秋的景象。尤其是海南广东地区,这里的夏季刚刚离去,初秋景象才慢慢铺开,冬季离这里还是有些远的。据说,这些地方在12月才能进入冬季,寒冷才慢慢来袭,不过这些地区的寒冷来得慢,却走得很快,才刚穿上厚衣服不久,暖春匆匆赶来了。
对了,立冬过后上述这些地方还会有台风出现,一年中最晚的台风也可能会在12月底出现哦,所以,要时刻关注这方面的消息。
江南西南地区,这个时候霜雾出现了,早晨起来出门,你会被浓浓的雾气笼罩,植物上也结了薄薄的霜。这意味着,过些日子,寒冷就要到来了。此外,西南地区这个时候迎来雨季,降雨非常多,注意防范地质灾害。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