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18:07:21 | 阅读:78
在初中阶段,历史是孩子学习的科目,将基础的历史知识内容掌握到位是比较重要的,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中历史知识归纳,仅供参考。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首要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比较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比较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比较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比较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比较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一、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或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资产属于第三等级)
二、开始:1789年7月14日,起义者攻占巴士底狱
三、《人权宣言》
1、时间:1789
2、机构:制宪会议
3、内容:①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②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④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意义:①这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②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③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
四、1792年成立法兰西首要共和国,政治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
五、罗伯斯比尔领导的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也使法国大革命比较彻底。
一、希波战争
1.起止时间:前492—前449年
2.交战双方:地中海东部的希腊--东方的强大的波斯帝国
3.战役:马拉松之战
4.结果:希波战争延续了近半个世纪,希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比较后战败了波斯。
二、亚历山大东征
1.开始时间: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侵波斯。
2.目的:为夺取东方的土地和财富。
3.战役:伊苏斯之战。(公元前333年)
4.结果:经过十年的征战,亚历山大夺取了埃及和亚洲的大片土地,灭掉了波斯帝国,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5.影响:亚历山大东侵给东方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
三、罗马对东地中海地区的征服
1.亚历山大帝国的分裂:公元前301年,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在地中海东部形成马其顿王国、塞琉古王国和托勒密王国。
2.罗马的征服:
(1)过程:公元前3世纪末,罗马发动了征服地中海东部的战争。先后征服了马其顿王国、希腊、塞琉古王国,至公元前30年,比较后攻灭了埃及托勒密王国。
(2)结果:罗马的征服结束了地中海地区混乱无序的状态,此后,这一地区出现了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
一、原因:
1、资本主义的发展:毛纺织业(比较快)(圈地运动),形成资产和新。
2、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二、过程
1、开始:1640年查理一世重新召开议会。
2、内战:克伦威尔领导“新模范军”经过内战打败王军,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3、独裁:1653年克伦威尔驱散议会,就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
4、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迎立他的女婿威廉三世和女儿玛丽二世为国王和女王。
三、《权利法案》
1、时间:1689年机构:英国议会 目的:限制王权
2、内容:①议会为国家的比较高权力机关;②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须经议会同意;③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
3、意义:标志着英国建立起了资产专政君主立宪制政权。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