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5 11:46:50 | 阅读:96
实用的清明节的作文1500字锦集9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节的作文1500字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在,牧童遥指杏花村。”这短短的几句脍炙人口的诗道出了清明时节的天气,也道出了人们悲戚的心情。尽管天气不好,但春天这特有的让人萌动的季节,总让人抑制不住有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冲动。就在这冲动的驱使下,与朋友一家商量来商量去,比较终决定不管刮风下雨、哪怕下铁都要组织家里的成员们出去踏一回青,把春天的气息带回家,放松一下因怀念亲人而日益沉重的心。
出去踏青的事情定下来后,围绕着踏青地点的选择又各持己见了一番,凭着我的三寸不烂之舌、凭着我十多年前对九峰山的印象,比较终大家尊重了我的建议——向金华的九峰山进发。据资料记载九峰山因层峦叠嶂,奇峰挺九,故名九峰。古称妇人岩,又称龙邱山,芙蓉山。为丹霞地貌结构,峰石林立,山水相依。坐落在汤溪镇境内,距金华市区28公里,属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
我们一行7人(5大2小)在先生方向盘的转动中、在一路的嬉笑打骂中经过40多分钟的行程,抵达了目的地——九峰山。一进入景区,清新的山风挟着点潮潮的感觉迎面吹来,路边的山坡上种满了杨梅树,杨梅树上都已经开满了星星点点的小花,那小花太娇羞了以至于你不走到树边,根本无法感觉到她的怒放。就在我们大人还在研究杨梅小花的时候两个孩子早就撒开脚丫子跑上了那入口处长长的坡,到了山脚下那相对开阔的休闲胜地。还没等我们走到那,儿子和朋友小孩的欢快叫声已经从那秋千上传过来,欢声笑语如那绵绵的细雨随风飘洒进我们的耳膜了,强烈的刺激着我们加快步伐融入到那嬉闹的人群。我们这些大人也不闲着,秋千、跷跷板、平衡木一个项目也不拉下,好好的热了一回身,过了一把瘾。
当汗水在不知不觉中湿了衣裳时,我们大家伙意识到了该留点精力爬山越岭欣赏大自然风光啊,带着眷恋的步伐,我们开始了登山。山上的台阶都修得非常齐整,台阶边上就是那触手可及的苍翠的毛竹,笋芽儿在自由的生长着,甚至连修得齐整的台阶上也不放过生长机会,破石而出。让我不得不感叹“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的顽强、感叹于生命萌动的美好……风一吹过,竹林里居然传来阵阵的“呼呼”风啸声,原本还是冷着脸的老天在山风的呼啸声中,居然透出了几缕阳光。透过竹林的阳光洒下了一地的斑驳,因了这忽现的阳光,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漾满了笑容,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来到了九峰禅寺。寺依山而建,历史悠久,比较吸引我眼球的就是寺前有珠帘从达摩峰顶纷纷扬扬散落,“一泉飞自半山间,如泻珠巩见雨天;不比轰雷强作势,晴春洒漫袅苍烟。”一见这犹如天上飞降而至的水,朋友的母亲直呼是“圣水”,遍寻矿泉水瓶取之,准备带仙水回人间。
过了禅寺,经过一翻攀登就到了九峰的比较高峰达摩峰,站在峰顶极目远眺,其余八峰齐耸立,壁立千仞、各展雄伟。远处阡陌纵横的长田,星罗棋布的湖水,炊烟袅袅的村庄房舍尽收眼底,好一派雄奇伟峻、宽旷绝奇的景色。我们在山顶上忘情的高声呼喊着,尽情的宣泄着,欣赏自己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在那一刻快乐如风相随。站在那高高的山顶,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春的旖旎,那点缀在青山绿树中的映山红,我想应该是春姑娘派来的天使吧,要不然那么巍峨、峥嵘的山怎么会因了她而变得那么娇俏了呢?
人们都说山如果没有了水,就少了一份灵动,那么这样一个胜处怎么可以没有水呢?那幽静如精灵般的水又会在哪呢?是不是那绝美处必定要历经一翻惊险才能享受呢?抱着这样的一个谜团,我们开始踏上了九峰山的栈道。栈道修在山脖子间,弯弯曲曲的,异常凶险,仅容一人通过。如果没有护栏,我这个恐高症者是万万不敢过的,因为俯首就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这栈道从达摩峰上眺望就像一条细致的围巾牵住了峰与峰之间的情。儿子到了这里,原本已经疲倦的他一下子来了精神,直喊够惊险、够刺激、够过瘾……当走完栈道时,手心已经被紧张的汗水所包围了。终于看到了刻在石壁上的旅游介绍,继续向前就可以到达龙潭了,这是古代陶渊明携家人隐居过的地方。终于可以看到水了!龙潭总共分为三个,3个龙潭串在一个峡谷之中,潭水碧绿、清澈见底、潭底那几棵随波摇动的水草清晰可见。微风吹过之处,泛起阵阵涟漪,波光粼粼,飘叶入水,犹如大海载舟。真是一个人间仙地,潭水之静,让我这充满人间恩怨情仇的心,片刻间土崩瓦解。想象着潭之“昼与青山花鸟为朋,夜与皓月繁星为友”的超凡脱俗。在这空朦的山谷中,心就象那花瓣遇到了雨滴完全变得晶亮起来。
风景的跌宕起伏、兴奋了大家的心,就在这心情的波荡起伏中,就在这一路汗水一路欢声笑语中、一个难忘的清明踏青之旅划上了句号。
清明时节,如若没有雨的陪衬,自是少了那份理所应当的凄凉与清冷。听,那淅淅沥沥恼人的雨声,把整个世界,都织进了无边无尽的迷濛和惆怅之中。这个季节的雨,应是属于思念的雨。被冬冻结了一季的心,便随雨敲窗棂的节奏,轻拂沾染一身的尘埃,走进岁月悠长的小巷,让一些孤独的思念,在文字里绽开芬芳的花蕾。
今夜,在雨声空寂的浸润里,就让我一个人安静地倚窗而立,然后,眺望遥远的苍穹——那个叫做天堂的地方。让我,再次轻轻地呼唤一个永远也不会答应我的称呼,让我,再次将漫天的雨丝,编织成一张这辈子也不可能再对我微笑的面容。那时紧时慢的雨声啊,是您在遥远的天边,轻唤着我的乳名吗?声声,都饱蘸着思念的苦涩。字字,都凝结着无奈的愁绪。我将手伸出漆黑的窗外,好希冀在茫茫空冥之中,能握住些什么。是在清冷的风中紧紧地拽住您的蓝布衣角吗?还是在沁凉的雨中抚过您丝丝银白的发梢?但是,除了一手的冰冷和湿润,我终是什么也无法握住。
不知从何时开始的一场干旱,让雨的飘落沦陷成一场尘封的记忆。而我对你的思念,竟然也如一条行将干涸的河床般,随渐行渐远的岁月,正在逐渐地走向枯竭的断流。如若不是一场及时到来的雨,我是不是会将您就此遗忘在时光的深处?还好,这场淋漓的透雨,终于赶在了清明前,为这个古老的节气,弹奏一曲哀伤的音乐背景。
仍是乍暖还寒的时节,风夹裹着冰凉的雨丝,带着久违的潮湿气息,淋湿了一地的思念,也淋湿了我枯瘦的心,点点哀思在四月的雨中肆意泛滥。凄风冷雨之中,那白色的梨花,正瓣瓣飘零,空中仿若翻飞着一片片洁白的纸幡。炷炷袅袅升腾的香烟中,浮现着您慈详的笑容,我熟悉的皱纹正开心地舒展着。倏忽间,风吹过,您的笑容不见了,还是那座坚硬冰冷的坟茔,如此绝情地横亘在我和您之间。我和您啊,仅仅只隔着一层薄薄的大理石,但是,我却是如此痛苦地清醒着,那岂是一层石板的距离,那是生与死遥远的距离,是阴阳相隔的永远!
其实此刻,关于坟茔,也只是我的幻觉罢了。今年的清明,我仍然没有到您的墓前,折一朵菊花装点您的坟头,亦没有点燃泛黄的纸钱,让它带去我的孝心。我知道,永远静静地安睡于墓中的您,其实,根本不再需要这些了。一沓纸钱,两对蜡,三炷香,只不过是活着的人,对自己的安慰和交待。而我,东风寒食之时,只在心中,燃一炷香,将您深深祭奠。不想为自己寻找一些牵强借口,只想说,您是懂我的。因为,您一直都是如此地宠爱着我,您一直都会原谅我犯下的错误。
想您,在这纷纷的雨天。零散琐碎的记忆,随四月的雨丝,清晰地飘过我思念的苍穹。
仍然是下雨的季节,天地濛濛,笼罩在一片轻烟中,整个世界是如此的静谧。老旧的屋子里,飘浮着缕缕潮湿的气息。我倚靠在小竹椅上,细数着雨滴落下的声音。雨敲在屋顶的瓦当上,宛如弹奏叮当的小曲。有雨水顺碎烂的瓦片,嘀嗒嘀嗒地落在了屋里的泥地上,凹进的泥坑里,便积起了一洼小小的水滩。您蹒跚着身子,尖尖的小脚颤颤巍巍迈过被岁月磨得光洁的门槛,从里屋取出搪瓷洗脸盆洗脚盆接雨。于是,雨水滴下的声音,由细微的嘀嗒声变成了泉水的叮咚声,竟是那般的悦耳动听。在这样无聊的雨天,能享受到如此天籁之音,于我是兴奋的,而于您,却是安详的。您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做些手工的活。比如,坐在八仙桌旁的高凳上,为我做一个鸡毛毽。方孔的铜钱,黄铜色的顶针,黯淡的光线里闪着银光的细针,还有那些五颜六色的碎布,以及鲜艳油亮的鸡翎……这些东西经您的巧手摆布上一个时辰,便神奇地变成了一个镶着漂亮牙边,我可以自豪地向小伙伴们炫耀的毽子了。
只是可惜,那些毽子早已不知了去向,留下这样一个昏暗的场景,让我在以后的岁月里,将思念的痛苦辗转反侧。
雨,纷纷扬扬,还在不停地飘过夜的窗台。不知道,在这样的雨夜,又将有多少的生命,带着美好或遗憾,会在某一终点戛然而止。而我,不也正是奔赴在这条生命终结的路上吗?我,不也正是在朝着有您的天堂,渐渐靠近吗?
如若可以,我希望用自己在世的岁月,换取时光的倒流。我,仍是那个无忧无虑懵懵懂懂的孩童,而您,仍是那个耐心呵护我纵情宠溺我的老人。只是啊,我又是多么清醒地知道,所有的一切,仅是我一厢情愿的梦想,那些远去的时光,那些属于我们的,跌落在时光深处的宁静和欢乐,是再也回不来了,而沉睡在坟茔中的您,也再也不可能醒来了。
清明的雨啊,你就尽情地下吧,一如我无法控制的泪水,划过冷清的黑夜。抚摸着您的照片,我终是无法驱走积郁于心的哀痛。快四年了,您走后的日子,每年的清明,您的坟头,总会有钱纸翻飞,而我,不会选择在这样的日子祭奠您。因为,我知道,喜欢热闹的您,定然不会喜欢只在清明那一天,才能享受每年一次貌似热闹的场景。我会将您喜欢的热闹,在一个平淡的日子里,延续……
他和她都老了,很老很老。老到那只他娶她时送的银镯子,已经被磨损的看不清花纹;老到他为她戴上银镯的手,已经变得颤抖。清明时节雨纷纷,让人想起那时的他和她。
他年轻时,也是个皮相极好的小伙;她年轻时,也是隔壁村里爱漂亮又朴实的农家女。或许是一天,她背着背篓在清明的小雨中,偷采了烂在山中的白茶,在温泉边奢侈地用茶泡脚,遇见了他;或许是那年清明早起,本想拜隔壁的阿婆的坟,却迷迷糊糊地拜成了他家的。总之,似乎是缘,两个人拉拉扯扯,走到了一起。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簪头落水中。
他替她戴上了银镯子,稳稳地。
亲戚邻里们说,她嫁得好。她是农家女,却真不会做菜做饭。每天早晨,他揉好面,真好馒头,煮好豆浆,她便起来了。每年清明,她准会吃到她做的清明馍馍。听她讲晋文公,介什么推。他是文化人,也是爱读书的农村人。他是说过怎样做清明馍馍的,酒米,棉花草……她不在意的听着,因为她知道,他会做给他吃。
后来他们有了一双儿女,他是严父,她是慈母。他做父亲可做得真好,儿女们还未入学,他便把他们抱在腿上,讲讲气壮山河的历史人物,长长的中华历史。那会儿农村,有哪家孩子受这般教育,他是前瞻远见式人物。每每过节,他也会应时节讲讲玉兔嫦娥,年兽,晋文公,介什么推的。他讲这些时一向严肃,板着脸,唔,他说敬畏文化和历史。她在儿女面前,不怒自威。但对村里的其他乡亲,他却热心到不行。哪家有困难,他手一挥,便把他们的小半积蓄借了出去,再借,再借。可她很少制止他,因她深知他内心的善良、热忱以及执着。她是慈母,也是良妻。在全家人都得紧肋裤腰带时,他再借钱出去,她也只能一抿嘴里的苦涩。在他心里,四周的邻里,均是骨肉至亲,村子里的每个人,都与他有着同一个姓氏。慈母和良妻,她扮演得并不。那时无油无盐的饭菜,她也会做,却无法像他做的那般,美味可口。良妻只能在夜晚,坐在灯下,等她的丈夫从大队下班回来。
再后来他们的儿女长大了。
他们给她买了电饭煲,她终于可以煮香白的米饭,虽然有时夹生。他们可以供养他们了,田里的农活在逐渐减少。她经常在午后,同他踱到后面的竹林打麻将,口中哼着老旧的歌。竹林里的邻里都是和他们差不多年岁的。一群老人颠三倒四地打牌,稀里糊涂地开心,一元两元的不谓输赢。
更后来他们有了孙子,他和她在慢慢变老,他的执拗劲更厉害了。他接孙子放学,孙子今天的拼音还没掌握牢。那会儿教育开始现代化了,汉语拼音可重要了。他犯起了倔,把孙子往路中间一放,直到孙子把拼音念得滚瓜烂熟,他才用自行车把孙子载回家。她只是在听到糟老头的倔脾气后,想起了当年那些借走的钱。转眼间利息已经回来,黄二娘的鸡蛋,王五的鱼,张小子的桑葚……这次他所坚持的,说不定也是这因果的链吧,她笑了。再是清明,他又讲起清明寒食的来源,是为纪念叫介子推的,介、子、推。她想起他给儿女孙儿们讲的语句,年年都讲,连她这个农村老妇都记得了。
后来他们更老了。他开始经常伤风咳嗽,她倒还健康,时时照顾他。
有一次他不知从哪里听来医生给他用的药不对,犟脾气一犯,竟然咳嗽了也不吃药。于是她便偷偷跑去告诉医生。医生赶至,责怪他生病还那么武断,居然不遵医嘱。他脸色铁青,知道是有人告了密。她呢,就当他是一时犯倔脾气了,管他呢。
但她突然生了病。突然,忘记了怎样喝水,怎样咽饭,怎样穿衣。似乎一刹那,她把什么都忘了。她果真是老了,老得认不得经常玩的麻将,甚至,有时,连他们的儿女也不认得了。但她记得的,依然是他,他的模样、声音,熟悉而清楚。自从生了病,她变得有些小孩子了。去城里比较好的医院住院,她定要他陪伴,子女守着是不行的。他也老了,在医院守了几天,竟伤了风,但仍不忍离去。
冥冥之中,他们都感受到了什么。她在儿女的劝说下,纵心里不舍,也急急忙忙地遣他回家休息养病。他说,好,明天来看你。
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她要回家了。他早早出发,站在村口比较醒目的地方,等她。她慢慢下车,他慢慢走近。夕阳很暖,他牵着他的手,慢慢回家。
她想起了介子推,在很久很久以前,宁愿被火烧死,也抱着树不放,不离开母亲,不下山的人。她不懂介子推的深意,只知道,她也想的,不离开他们,不离开安谧的村庄,他们的家。
又是清明,门口开花的的玉兰树因小雨变得疏落。空气里泥土开出芬芳的小花,一如那年清明雨中的茶香。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人,渐渐远行。孙女要向他学做清明馍馍,她知道,或许明年,他就老到做不动了。酒米,棉花草……她依然没学会呢。她,他和他们的子孙去给祖先上坟。雨一直不停,落在叶面,落在泥土上,汇成细流,和他们的光阴一同逝去。或许有一天,他们也要这么,长眠地下。她想,谁也免不了呢。
那一天来临之前,她想和他,慢慢共老:那一天来临之后,他愿同她,静静靠在一起,躺在土堆一隅,看清明,烟雨纷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在,牧童遥指杏花村。”这短短的几句脍炙人口的诗道出了清明时节的天气,也道出了人们悲戚的心情。尽管天气不好,但春天这特有的让人萌动的季节,总让人抑制不住有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冲动。就在这冲动的驱使下,与朋友一家商量来商量去,比较终决定不管刮风下雨、哪怕下铁都要组织家里的成员们出去踏一回青,把春天的气息带回家,放松一下因怀念亲人而日益沉重的心。
出去踏青的事情定下来后,围绕着踏青地点的选择又各持己见了一番,凭着我的三寸不烂之舌、凭着我十多年前对九峰山的印象,比较终大家尊重了我的建议——向金华的九峰山进发。据资料记载九峰山因层峦叠嶂,奇峰挺九,故名九峰。古称妇人岩,又称龙邱山,芙蓉山。为丹霞地貌结构,峰石林立,山水相依。坐落在汤溪镇境内,距金华市区28公里,属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
我们一行7人(5大2小)在先生方向盘的转动中、在一路的嬉笑打骂中经过40多分钟的行程,抵达了目的地——九峰山。一进入景区,清新的山风挟着点潮潮的感觉迎面吹来,路边的山坡上种满了杨梅树,杨梅树上都已经开满了星星点点的小花,那小花太娇羞了以至于你不走到树边,根本无法感觉到她的怒放。就在我们大人还在研究杨梅小花的时候两个孩子早就撒开脚丫子跑上了那入口处长长的坡,到了山脚下那相对开阔的休闲胜地。还没等我们走到那,儿子和朋友小孩的欢快叫声已经从那秋千上传过来,欢声笑语如那绵绵的细雨随风飘洒进我们的耳膜了,强烈的刺激着我们加快步伐融入到那嬉闹的人群。我们这些大人也不闲着,秋千、跷跷板、平衡木一个项目也不拉下,好好的热了一回身,过了一把瘾。
当汗水在不知不觉中湿了衣裳时,我们大家伙意识到了该留点精力爬山越岭欣赏大自然风光啊,带着眷恋的步伐,我们开始了登山。山上的台阶都修得非常齐整,台阶边上就是那触手可及的苍翠的毛竹,笋芽儿在自由的生长着,甚至连修得齐整的台阶上也不放过生长机会,破石而出。让我不得不感叹“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的顽强、感叹于生命萌动的美好……风一吹过,竹林里居然传来阵阵的“呼呼”风啸声,原本还是冷着脸的老天在山风的呼啸声中,居然透出了几缕阳光。透过竹林的阳光洒下了一地的斑驳,因了这忽现的阳光,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漾满了笑容,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来到了九峰禅寺。寺依山而建,历史悠久,比较吸引我眼球的就是寺前有珠帘从达摩峰顶纷纷扬扬散落,“一泉飞自半山间,如泻珠巩见雨天;不比轰雷强作势,晴春洒漫袅苍烟。”一见这犹如天上飞降而至的水,朋友的母亲直呼是“圣水”,遍寻矿泉水瓶取之,准备带仙水回人间。
过了禅寺,经过一翻攀登就到了九峰的比较高峰达摩峰,站在峰顶极目远眺,其余八峰齐耸立,壁立千仞、各展雄伟。远处阡陌纵横的长田,星罗棋布的湖水,炊烟袅袅的村庄房舍尽收眼底,好一派雄奇伟峻、宽旷绝奇的景色。我们在山顶上忘情的高声呼喊着,尽情的宣泄着,欣赏自己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在那一刻快乐如风相随。站在那高高的山顶,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春的旖旎,那点缀在青山绿树中的映山红,我想应该是春姑娘派来的天使吧,要不然那么巍峨、峥嵘的山怎么会因了她而变得那么娇俏了呢?
人们都说山如果没有了水,就少了一份灵动,那么这样一个胜处怎么可以没有水呢?那幽静如精灵般的水又会在哪呢?是不是那绝美处必定要历经一翻惊险才能享受呢?抱着这样的一个谜团,我们开始踏上了九峰山的栈道。栈道修在山脖子间,弯弯曲曲的,异常凶险,仅容一人通过。如果没有护栏,我这个恐高症者是万万不敢过的,因为俯首就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这栈道从达摩峰上眺望就像一条细致的围巾牵住了峰与峰之间的情。儿子到了这里,原本已经疲倦的他一下子来了精神,直喊够惊险、够刺激、够过瘾……当走完栈道时,手心已经被紧张的汗水所包围了。终于看到了刻在石壁上的旅游介绍,继续向前就可以到达龙潭了,这是古代陶渊明携家人隐居过的地方。终于可以看到水了!龙潭总共分为三个,3个龙潭串在一个峡谷之中,潭水碧绿、清澈见底、潭底那几棵随波摇动的水草清晰可见。微风吹过之处,泛起阵阵涟漪,波光粼粼,飘叶入水,犹如大海载舟。真是一个人间仙地,潭水之静,让我这充满人间恩怨情仇的心,片刻间土崩瓦解。想象着潭之“昼与青山花鸟为朋,夜与皓月繁星为友”的超凡脱俗。在这空朦的山谷中,心就象那花瓣遇到了雨滴完全变得晶亮起来。
风景的跌宕起伏、兴奋了大家的心,就在这心情的波荡起伏中,就在这一路汗水一路欢声笑语中、一个难忘的清明踏青之旅划上了句号。
清明节前夕,我回了趟乡下老家。祭奠父亲去世38周年。
乡下的空气实在是新鲜。踏进即将离别40年的故土总有一种依旧的感觉。虽然这里衣帽换新颜,高楼林立,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儿时的村庄、儿时的故土还在,自然有一种回归故里的主人翁思想,下车走进绿油油的麦地,路边的油菜花送来阵阵扑鼻的香气,顿觉神清气爽,这和城里的钢筋混凝土、浑浊的雾霾天空相比,简直就是一片净土,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花红柳绿的大地,让人陶醉、让人羡慕,让人嫉妒。置身在这绿色的原野里,放飞的思绪在脑海里盘旋,儿时的记忆在眼前展现,捧一把泥土,掐一朵鲜花,闻得正香,被来接我们的二弟打断了思绪。“大哥,快走吧!母亲还在家等你呢?”
这个清明节我们回去的特别早,清晨6点从阜阳出发,9点多赶到家,乡下还正在吃早饭,拜见母亲大人,和家人寒暄一时,便提着草纸鞭炮去给已故的家人上坟,母亲不时的唠叨着:“元宝、大钱、上百的多带点,别让你爸在那边受苦,告诉他,现在政策好,乡下可富了,我还想活几年,享享清福才去见他。”说着母亲哈哈地笑了。
清明的天气真好,阳春三月桃红柳绿,微风吹来,麦浪起伏,碧波荡漾,鸟语花香,真是世外桃源,我们边走边欣赏着这的的春景,无意间,抬头望,遍地是烟火,鞭炮声不绝于耳,清明祭奠的人们拖拖不断,道路旁停了好多私家车,城里人、乡下人都往墓地走,由于家乡地处矿区,有些地方塌陷了,找不到自家的祖坟,有的就在相应的地方烧点纸钱,表达一下哀思,有的干脆就在路边的十字路口烧纸放炮。
我们在父亲的坟前跪拜祷告,说些吉祥如意的话,临走前,告诉父亲起来收钱吧!看着一座座新坟,二弟告诉我,这是谁谁,那是谁个,都是我熟悉的面孔,儿时的玩伴,不觉心里一阵心酸,我也是奔六的人了……。说话间回到老屋,本打算吃过中午饭回阜,母亲说啥不让走,大老远的难得回来一趟,便留下来了。
一阵阵动人心弦的唢呐声惊动了我,“这是谁家娶媳妇。”我问二弟,“前庄的二大娘去世了,我刚烧过纸回来。”“是八毛的母亲吗?”二弟点点头,那我更要去了,八毛是我小时候的比较好的玩伴,八毛家是大户,弟兄八个,姊妹十个,八毛在男孩中比较小,老八,一家人行善积德,从不欺负弱小,我们家在乡下单门独户,要不是八毛家的保护,常挨打受骂,二大娘对我有恩,一次放学回家路过他家门口,我肚子疼得直叫喊,要不是他喊人把我拉到公社卫生院,挂急诊,阑尾炎肯定要切除。我拿了几刀纸,一挂鞭炮,孝子贤孙迎了过来,灵堂内二大娘面带笑容,是那样的从容安静。二大娘熬得值,子子孙孙上百号人,是个大家族。灵堂外打牌的打牌,玩的玩,说笑的说笑,好像没事似的,哭丧的是个女的,二弟告诉我,是请的,一天200块钱,女的可真能哭,一会是男腔,一会是女腔,一会是娃腔,旁边的高音喇叭播放着哭丧的音乐,很有节奏感,声声诉,声声泪,哭的人心酸落泪,凄楚悲凉,此情此景,我也不自觉地洒下了泪水,可我真的不理解,为啥一大家子没有悲伤,知客告诉我说是老伤变喜。二大娘活到102岁,无疾而终,没有受罪,没有痛苦,确实值得庆贺。
一声声唢呐动人心弦,三拜九扣行礼之后,我要走,八毛说啥也不让我走,说晚上要耍狮子舞,我的脸一下子拉了下来:“你们咋能这样奢侈,这样悲中取乐办丧事呢?。”八毛说:“你放心,我们绝不会违背中央的八项规定,孬好我也是村干部,母亲生前比较爱热闹,特别比较喜欢龙灯狮子舞,正好这时家里人到齐了,我们一家就够手,玩起来不发钱不费劲。
华灯初上,唢呐声、鞭炮声、锣鼓声混杂在一齐,引来四邻八乡看热闹的人。雄狮一声吼,一抖舞毛,上场,那动作,那气势。真似一头刚睡醒的狮王,傲慢地在自己的领地上巡视。一条条长板垒叠起来,雄狮或挑或跃、上下起舞,或扑咬、或站立、或摇头摆尾、动作娴熟惊险,表情神似夸张,迎来阵阵喝彩声。此时,锣鼓齐鸣,方桌上的狮子野性十足,,伴随着狂如暴雨的鼓点,一雄一雌的两头狮子搅咬在一起,头尾呼应,高高立起,欢呼雀跃,难舍难分,是亲是爱,是比武,是玩耍,不分高低,不分上下。
狮子望月,不知是谁高呼一声,随着一片热烈的掌声,又一次高潮迭起,壮观的场面,壮观的结局,使人从悲哀中解脱出来。去掉狮帽,八毛露出嘴脸,冲我笑笑,50多岁的人了,真行,我竖起大拇指夸赞。
清风明月,又一次勾起我的回忆和思念。年年的清明岁月,年年的纸飞花开,悲哀、踌躇放不下感恩的情怀;留恋、哭啼、嚎叫挡不住前进的时空;躺下去的也许沉浸在梦里,站着的更应坚强的面对生活;清明的黄昏总有孤单的飞燕,清明岁月放飞生命向上的风筝,来来去去,生生死死,这自然规律,谁能抵挡,想想这个清明节是悲是喜,我真的不知道…..。
他和她都老了,很老很老。老到那只他娶她时送的银镯子,已经被磨损的看不清花纹;老到他为她戴上银镯的手,已经变得颤抖。清明时节雨纷纷,让人想起那时的他和她。
他年轻时,也是个皮相极好的小伙;她年轻时,也是隔壁村里爱漂亮又朴实的农家女。或许是一天,她背着背篓在清明的小雨中,偷采了烂在山中的白茶,在温泉边奢侈地用茶泡脚,遇见了他;或许是那年清明早起,本想拜隔壁的阿婆的坟,却迷迷糊糊地拜成了他家的。总之,好像是缘,两个人拉拉扯扯,走到了一起。
菱叶萦波荷s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簪头落水中。
他替她戴上了银镯子,稳稳地。
亲戚邻里们说,她嫁得好。她是农家女,却真不会做菜做饭。每天早晨,他揉好面,真好馒头,煮好豆浆,她便起来了。每年清明,她准会吃到她做的清明馍馍。听她讲晋文公,介什么推。他是文化人,也是爱读书的农村人。他是说过怎样做清明馍馍的,酒米,棉花草……她不在意的听着,因为她知道,他会做给他吃。
后来他们有了一双孩子,他是严父,她是慈母。他做父亲可做得真好,孩子们还未入学,他便把他们抱在腿上,讲讲气壮山河的历史人物,长长的中华历史。那会儿农村,有哪家孩子受这般教育,他是前瞻远见式人物。每每过节,他也会应时节讲讲玉兔嫦娥,年兽,晋文公,介什么推的。他讲这些时一向严肃,板着脸,唔,他说敬畏文化和历史。她在孩子面前,不怒自威。但对村里的其他乡亲,他却热心到不行。哪家有困难,他手一挥,便把他们的小半积蓄借了出去,再借,再借。可她很少制止他,因她深知他内心的善良、热忱以及执着。她是慈母,也是良妻。在全家人都得紧肋裤腰带时,他再借钱出去,她也只能一抿嘴里的苦涩。在他心里,四周的邻里,均是骨肉至亲,村子里的`每个人,都与他有着同一个姓氏。慈母和良妻,她扮演得并不。那时无油无盐的饭菜,她也会做,却无法像他做的那般,美味可口。良妻只能在夜晚,坐在灯下,等她的丈夫从大队下班回来。
再后来他们的孩子长大了。
他们给她买了电饭煲,她终于可以煮香白的米饭,虽然有时夹生。他们可以供养他们了,田里的农活在逐渐减少。她经常在午后,同他踱到后面的竹林打麻将,口中哼着老旧的歌。竹林里的邻里都是和他们差不多年岁的。一群老人颠三倒四地打牌,稀里糊涂地开心,一元两元的不谓输赢。
更后来他们有了孙子,他和她在慢慢变老,他的执拗劲更厉害了。他接孙子放学,孙子今天的拼音还没掌握牢。那会儿教育开始现代化了,汉语拼音可重要了。他犯起了倔,把孙子往路中间一放,直到孙子把拼音念得滚瓜烂熟,他才用自行车把孙子载回家。她只是在听到糟老头的倔脾气后,想起了当年那些借走的钱。转眼间利息已经回来,黄二娘的鸡蛋,王五的鱼,张小子的桑葚……这次他所坚持的,说不定也是这因果的链吧,她笑了。再是清明,他又讲起清明寒食的来源,是为纪念叫介子推的,介、子、推。她想起他给孩子孙儿们讲的语句,年年都讲,连她这个农村老妇都记得了。
后来他们更老了。他开始经常伤风咳嗽,她倒还健康,时时照顾他。
有一次他不知从哪里听来医生给他用的药不对,犟脾气一犯,竟然咳嗽了也不吃药。于是她便偷偷跑去告诉医生。医生赶至,责怪他生病还那么武断,居然不遵医嘱。他脸色铁青,知道是有人告了密。她呢,就当他是一时犯倔脾气了,管他呢。
但她突然生了病。突然,忘记了怎样喝水,怎样咽饭,怎样穿衣。好像一刹那,她把什么都忘了。她果真是老了,老得认不得经常玩的麻将,甚至,有时,连他们的孩子也不认得了。但她记得的,依然是他,他的模样、声音,熟悉而清楚。自从生了病,她变得有些小孩子了。去城里比较好的医院住院,她定要他陪伴,子女守着是不行的。他也老了,在医院守了几天,竟伤了风,但仍不忍离去。
冥冥之中,他们都感受到了什么。她在孩子的劝说下,纵心里不舍,也急急忙忙地遣他回家休息养病。他说,好,明天来看你。
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她要回家了。他早早出发,站在村口比较醒目的地方,等她。她慢慢下车,他慢慢走近。夕阳很暖,他牵着他的手,慢慢回家。
她想起了介子推,在很久很久以前,宁愿被火烧死,也抱着树不放,不离开母亲,不下山的人。她不懂介子推的深意,只知道,她也想的,不离开他们,不离开安谧的村庄,他们的家。
又是清明,门口开花的的玉兰树因小雨变得疏落。空气里泥土开出芬芳的小花,一如那年清明雨中的茶香。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人,渐渐远行。孙女要向他学做清明馍馍,她知道,或许明年,他就老到做不动了。酒米,棉花草……她依然没学会呢。她,他和他们的子孙去给祖先上坟。雨一直不停,落在叶面,落在泥土上,汇成细流,和他们的光阴一同逝去。或许有一天,他们也要这么,长眠地下。她想,谁也免不了呢。
那一天来临之前,她想和他,慢慢共老:那一天来临之后,他愿同她,静静靠在一起,躺在土堆一隅,看清明,烟雨纷纷。
清明时节,如若没有雨的陪衬,自是少了那份理所应当的凄凉与清冷。听,那淅淅沥沥恼人的雨声,把整个世界,都织进了无边无尽的迷濛和惆怅之中。这个季节的雨,应是属于思念的雨。被冬冻结了一季的心,便随雨敲窗棂的节奏,轻拂沾染一身的尘埃,走进岁月悠长的小巷,让一些孤独的思念,在文字里绽开芬芳的花蕾。
今夜,在雨声空寂的浸润里,就让我一个人安静地倚窗而立,然后,眺望遥远的苍穹——那个叫做天堂的地方。让我,再次轻轻地呼唤一个永远也不会答应我的称呼,让我,再次将漫天的雨丝,编织成一张这辈子也不可能再对我微笑的面容。那时紧时慢的雨声啊,是您在遥远的天边,轻唤着我的乳名吗?声声,都饱蘸着思念的苦涩。字字,都凝结着无奈的愁绪。我将手伸出漆黑的窗外,好希冀在茫茫空冥之中,能握住些什么。是在清冷的风中紧紧地拽住您的蓝布衣角吗?还是在沁凉的雨中抚过您丝丝银白的发梢?但是,除了一手的冰冷和湿润,我终是什么也无法握住。
不知从何时开始的一场干旱,让雨的飘落沦陷成一场尘封的记忆。而我对你的思念,竟然也如一条行将干涸的河床般,随渐行渐远的岁月,正在逐渐地走向枯竭的断流。如若不是一场及时到来的雨,我是不是会将您就此遗忘在时光的深处?还好,这场淋漓的透雨,终于赶在了清明前,为这个古老的节气,弹奏一曲哀伤的音乐背景。
仍是乍暖还寒的时节,风夹裹着冰凉的雨丝,带着久违的潮湿气息,淋湿了一地的思念,也淋湿了我枯瘦的心,点点哀思在四月的雨中肆意泛滥。凄风冷雨之中,那白色的梨花,正瓣瓣飘零,空中仿若翻飞着一片片洁白的纸幡。炷炷袅袅升腾的香烟中,浮现着您慈详的笑容,我熟悉的皱纹正开心地舒展着。倏忽间,风吹过,您的笑容不见了,还是那座坚硬冰冷的坟茔,如此绝情地横亘在我和您之间。我和您啊,仅仅只隔着一层薄薄的大理石,但是,我却是如此痛苦地清醒着,那岂是一层石板的距离,那是生与死遥远的距离,是阴阳相隔的永远!
其实此刻,关于坟茔,也只是我的幻觉罢了。今年的清明,我仍然没有到您的墓前,折一朵菊花装点您的坟头,亦没有点燃泛黄的纸钱,让它带去我的孝心。我知道,永远静静地安睡于墓中的您,其实,根本不再需要这些了。一沓纸钱,两对蜡,三炷香,只不过是活着的人,对自己的安慰和交待。而我,东风寒食之时,只在心中,燃一炷香,将您深深祭奠。不想为自己寻找一些牵强借口,只想说,您是懂我的。因为,您一直都是如此地宠爱着我,您一直都会原谅我犯下的错误。
想您,在这纷纷的雨天。零散琐碎的记忆,随四月的雨丝,清晰地飘过我思念的苍穹。
仍然是下雨的季节,天地濛濛,笼罩在一片轻烟中,整个世界是如此的静谧。老旧的屋子里,飘浮着缕缕潮湿的气息。我倚靠在小竹椅上,细数着雨滴落下的声音。雨敲在屋顶的瓦当上,宛如弹奏叮当的小曲。有雨水顺碎烂的瓦片,嘀嗒嘀嗒地落在了屋里的泥地上,凹进的泥坑里,便积起了一洼小小的水滩。您蹒跚着身子,尖尖的小脚颤颤巍巍迈过被岁月磨得光洁的门槛,从里屋取出搪瓷洗脸盆洗脚盆接雨。于是,雨水滴下的声音,由细微的嘀嗒声变成了泉水的叮咚声,竟是那般的悦耳动听。在这样无聊的雨天,能享受到如此天籁之音,于我是兴奋的,而于您,却是安详的。您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做些手工的活。比如,坐在八仙桌旁的高凳上,为我做一个鸡毛毽。方孔的铜钱,黄铜色的顶针,黯淡的光线里闪着银光的细针,还有那些五颜六色的碎布,以及鲜艳油亮的鸡翎……这些东西经您的巧手摆布上一个时辰,便神奇地变成了一个镶着漂亮牙边,我可以自豪地向小伙伴们炫耀的毽子了。
只是可惜,那些毽子早已不知了去向,留下这样一个昏暗的场景,让我在以后的岁月里,将思念的痛苦辗转反侧。
雨,纷纷扬扬,还在不停地飘过夜的窗台。不知道,在这样的雨夜,又将有多少的生命,带着美好或遗憾,会在某一终点戛然而止。而我,不也正是奔赴在这条生命终结的路上吗?我,不也正是在朝着有您的天堂,渐渐靠近吗?
如若可以,我希望用自己在世的岁月,换取时光的倒流。我,仍是那个无忧无虑懵懵懂懂的孩童,而您,仍是那个耐心呵护我纵情宠溺我的老人。只是啊,我又是多么清醒地知道,所有的一切,仅是我一厢情愿的梦想,那些远去的时光,那些属于我们的,跌落在时光深处的宁静和欢乐,是再也回不来了,而沉睡在坟茔中的您,也再也不可能醒来了。
清明的雨啊,你就尽情地下吧,一如我无法控制的泪水,划过冷清的黑夜。抚摸着您的照片,我终是无法驱走积郁于心的哀痛。快四年了,您走后的日子,每年的清明,您的坟头,总会有钱纸翻飞,而我,不会选择在这样的日子祭奠您。因为,我知道,喜欢热闹的您,定然不会喜欢只在清明那一天,才能享受每年一次貌似热闹的场景。我会将您喜欢的热闹,在一个平淡的日子里,延续……
很久你已经不曾入我梦里了,昨夜,我又梦见了你,梦见我还在是个孩子,你欢天喜地地给我包包子吃,我吃完,转身去寻你就再也寻不到了,猛然醒来,看见窗外点点的繁星,整个天空都像是你灼灼的目光在凝视我。
转眼你离开我们已经有五年了,五年中我对你的思念由浓到淡,由淡到慢慢忘却。期间的辛苦只有我自己知晓。
那年的正月初二我回去看你,你躺在床上,骨瘦如柴,犹如风中的油灯,随时可能熄灭,我却固执的喂你水饺吃,喂你牛奶喝,给你打点滴补充能量,并决绝的以为你还是很会像以往一样慢慢就好起来了。正月初八我要上班了,到你的床头和你道别,我无语,你却安慰我说回去吧,我没事,会好的,但说着说着就有泪滴落在你的被褥上,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多年后当我再次想起你的眼泪和临别的不舍,禁不住潸然泪下。其实你心里很清楚自己撑不了多久了,只是你不想让我带着牵挂上路,所以你选择了带着遗憾离去。
正月十八,早上起来心口没有由来的痛,下午父亲打来电话说你刚刚落气了,突然我就明白心口痛是因为你的离去,急急的赶回家中,望着躺在大红棺木中的你,慈祥、安宁,就像刚刚睡着,让人不忍打扰,只是你再也不能起来叫着我的乳名,再也不会给我做我喜欢的腊肉炖粉条,再也不会在夕阳的余辉中等着我的归去,再也不会为我的爱女烘干打湿的衣裤…轻抚着你冰冷的面颊,为你整理好凌乱的白发,一如每次回家我都会给你做的常规课,仿佛你不曾离去。
之后是悲伤,守灵,是追悼,是送葬,你的葬礼庞大而又气派,在方圆十里,只是你静静的躺在棺木中,默默接受者每个前来吊唁的人的膜拜,再也感受不到那份热烈与尊重,再也不会和我们亲却的打招呼,再也不会为儿孙们的相聚忙前忙后,当你的棺木重重合上,由专业的人闭棺,然后由八大金刚抬到事先选好的墓地,当你大红的棺木缓缓落入大地,当你的棺木被厚厚的尘土覆盖的哪一刹那,我才明白你是真的离我而去了,一去不回,背后再也没有了你殷殷的目光,再也没有了那个被我叫着奶奶的人。于是我远离了热闹的送葬的队伍,任凭泪水夺眶而出。
参加完你的葬礼回到宜昌,独自坐在电脑前,很想为你写点什么,只是手指在键盘上起起落落,心中却被泪水淹没,写不出半个文字,听着一曲《离别》,歌曲如排山倒海将我掩埋,在随后的无声的夜里,我泪流满面,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回想起和你相处的点点滴滴,回想起夏夜的星空下你的蒲扇为我送凉驱蚊,回想起你85岁到宜昌一口气爬上8楼没有丝毫的喘息,回想起你这一生,回想起自己一直为了所谓的理想泊在他乡,为了所谓名利挣扎生存,却不曾想过多在你健在时抽空回去多陪陪你。黑暗中我任凭泪水纵横,却不曾抬手一撷。
因了曾祖父的开明,加之家道殷实,你有过一段颇为快乐的童年时光,你7岁被送去读私塾,学堂里就你们姐妹三是女孩子,儿时在夏夜的星空下,你时常给我讲述那段光辉岁月,你一袭旗袍,一匹白马闯学堂,令很多纨绔子弟都刮目相看,曾祖父特别反对女孩裹脚,所以只要曾祖父一到家,就帮你把脚上缠着的里三层外三层的白布给谢了,当然背后传来的是曾祖母的一片责骂声,所以你虽是旧时女子,但有一双不大不小的脚,就是这双不大不小的脚领着一群孩子,在那个兵慌马乱的年代东躲西藏,躲了又躲国民军,就是这双不大不小的脚忙了田间地头又忙锅碗瓢盆,硬是把一家老小的生活打理得丰衣足食,就是这双不大不小的脚让你迈过旧社会步入新社会。享受你们那代人不曾享受过的幸福时光。你像一个小女人一样洗衣做饭、喂猪把狗,转头又像一个庄稼汉一样插秧割谷、耕田犁地,你永不停歇,你永不疲倦,仿佛永远有用不完的力,使不完的劲。
16岁的你已经出落得娉娉婷婷,高挑的个子,白皙的皮肤,江南女子的典雅俊美在你身上体现得,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招了做裁缝的爷爷为上门女婿,爷爷个子矮小,家中兄弟众多,但有着极好的心肠和一身好手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爷爷用一双巧手给东家缝给西家补,养活了7个儿女,没让你受一点委屈,如果单纯从身高的角度你们是极不般配的一对,女人高大男人矮小,上大学时读到一篇文章叫《高个子女人和她的矮个子丈夫》,我仿佛觉得那就是专门写给你看的,我拿回家去给你看,那时爷爷已经离世多年了,你拿了老花镜一字一句的读着,读后是长久的沉默,仿佛又回到了你和爷爷相濡以沫的那些年轻的岁月。
你一生共生育了12个儿女,由于疾病和战乱的原因,比较后只有两男5女养大成人,其他5个大多长到2、3岁便夭折了,很多次你独自掩埋了儿女的尸骨,等着在外做工的爷爷回家告诉他孩子没了,那份凄凉与无奈是生长在新时代的我们无法读懂。
很久你已经不曾入我梦里了,昨夜,我又梦见了你,梦见我还在是个孩子,你欢天喜地地给我包包子吃,我吃完,转身去寻你就再也寻不到了,猛然醒来,看见窗外点点的繁星,整个天空都像是你灼灼的目光在凝视我。
转眼你离开我们已经有五年了,五年中我对你的思念由浓到淡,由淡到慢慢忘却。期间的辛苦只有我自己知晓。
那年的正月初二我回去看你,你躺在床上,骨瘦如柴,犹如风中的油灯,随时可能熄灭,我却固执的喂你水饺吃,喂你牛奶喝,给你打点滴补充能量,并决绝的以为你还是很会像以往一样慢慢就好起来了。正月初八我要上班了,到你的床头和你道别,我无语,你却安慰我说回去吧,我没事,会好的,但说着说着就有泪滴落在你的被褥上,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多年后当我再次想起你的眼泪和临别的不舍,禁不住潸然泪下。其实你心里很清楚自己撑不了多久了,只是你不想让我带着牵挂上路,所以你选择了带着遗憾离去。
正月十八,早上起来心口没有由来的痛,下午父亲打来电话说你刚刚落气了,突然我就明白心口痛是因为你的离去,急急的赶回家中,望着躺在大红棺木中的你,慈祥、安宁,就像刚刚睡着,让人不忍打扰,只是你再也不能起来叫着我的乳名,再也不会给我做我喜欢的腊肉炖粉条,再也不会在夕阳的余辉中等着我的归去,再也不会为我的爱女烘干打湿的衣裤…轻抚着你冰冷的面颊,为你整理好凌乱的白发,一如每次回家我都会给你做的常规课,仿佛你不曾离去。
之后是悲伤,守灵,是追悼,是送葬,你的葬礼庞大而又气派,在方圆十里,只是你静静的躺在
棺木中,默默接受者每个前来吊唁的人的膜拜,再也感受不到那份热烈与尊重,再也不会和我们亲却的打招呼,再也不会为儿孙们的相聚忙前忙后,当你的棺木重重合上,由专业的人闭棺,然后由八大金刚抬到事先选好的墓地,当你大红的棺木缓缓落入大地,当你的棺木被厚厚的尘土覆盖的哪一刹那,我才明白你是真的离我而去了,一去不回,背后再也没有了你殷殷的目光,再也没有了那个被我叫着奶奶的人。于是我远离了热闹的送葬的队伍,任凭泪水夺眶而出。
参加完你的葬礼回到宜昌,独自坐在电脑前,很想为你写点什么,只是手指在键盘上起起落落,心中却被泪水淹没,写不出半个文字,听着一曲《离别》,歌曲如排山倒海将我掩埋,在随后的无声的夜里,我泪流满面,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回想起和你相处的点点滴滴,回想起夏夜的星空下你的蒲扇为我送凉驱蚊,回想起你85岁到宜昌一口气爬上8楼没有丝毫的喘息,回想起你这一生,回想起自己一直为了所谓的理想泊在他乡,为了所谓名利挣扎生存,却不曾想过多在你健在时抽空回去多陪陪你。黑暗中我任凭泪水纵横,却不曾抬手一撷。
因了曾祖父的开明,加之家道殷实,你有过一段颇为快乐的童年时光,你7岁被送去读私塾,学堂里就你们姐妹三是女孩子,儿时在夏夜的星空下,你时常给我讲述那段光辉岁月,你一袭旗袍,一匹白马闯学堂,令很多纨绔子弟都刮目相看,曾祖父特别反对女孩裹脚,所以只要曾祖父一到家,就帮你把脚上缠着的里三层外三层的白布给谢了,当然背后传来的是曾祖母的一片责骂声,所以你虽是旧时女子,但有一双不大不小的脚,就是这双不大不小的脚领着一群孩子,在那个兵慌马乱的年代东躲西藏,躲了又躲国民军,就是这双不大不小的脚忙了田间地头又忙锅碗瓢盆,硬是把一家老小的生活打理得丰衣足食,就是这双不大不小的脚让你迈过旧社会步入新社会。享受你们那代人不曾享受过的幸福时光。你像一个小女人一样洗衣做饭、喂猪把狗,转头又像一个庄稼汉一样插秧割谷、耕田犁地,你永不停歇,你永不疲倦,仿佛永远有用不完的力,使不完的劲。
16岁的你已经出落得娉娉婷婷,高挑的个子,白皙的皮肤,江南女子的典雅俊美在你身上体现得,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招了做裁缝的爷爷为上门女婿,爷爷个子矮小,家中兄弟众多,但有着极好的心肠和一身好手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爷爷用一双巧手给东家缝给西家补,养活了7个儿女,没让你受一点委屈,如果单纯从身高的角度你们是极不般配的一对,女人高大男人矮小,上大学时读到一篇文章叫《高个子女人和她的矮个子丈夫》,我仿佛觉得那就是专门写给你看的,我拿回家去给你看,那时爷爷已经离世多年了,你拿了老花镜一字一句的读着,读后是长久的沉默,仿佛又回到了你和爷爷相濡以沫的那些年轻的岁月。
你一生共生育了12个儿女,由于疾病和战乱的原因,比较后只有两男5女养大成人,其他5个大多长到2、3岁便夭折了,很多次你独自掩埋了儿女的尸骨,等着在外做工的爷爷回家告诉他孩子没了,那份凄凉与无奈是生长在新时代的我们无法读懂。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