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8 11:25:00 | 阅读:110
《孔乙己》教学实录,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感兴趣,小编整理了一下《孔乙己》的教学实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让学生瞬间能把读小说,读社会,和读自己联系起来,文学作品的人文教育意义,一点即透。
《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
——收录进《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一书
教学背景:2015年1月6日 ,江苏镇江首要外国语学校 ,“同题异构小说,多重对话经典”的初中语文对话式教学课堂研讨会。
一、一“记”——你们最“记得”孔乙己的什么?(内容感知)
生:肖老师生日快乐!(今天是肖老师的生日,这个班级的王益民老师知道了,让学生们课前问候表示祝贺。)
师:谢谢你们王老师记得我的生日,也谢谢你们记住了我的生日。快乐之余,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们记得孔乙己的生日吗?你说。
生1:不记得。文章中没有提到。
师:那你们记得孔乙己的名字吗?
生2:也不记得。
师:为什么?
生2:因为全文只提到了他的绰号。
师:孔乙己,“乙己”两个字是他的绰号。好,打开课本,看看这句话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徐杰老师点评:具有“切入”功能的课堂教学语言,可谓干净利落,别具一格。在借班上课时,教师不仅要适时“暖场”,更要找准文本解读的切入点,两者巧妙融合。培东在“记得”与“不记得”之间,用寥寥数语,迅速展开了学生原初阅读经验的交流。)
生(齐读):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师:对,这“乙己”还不是他的本名。再问,你记不记得孔乙己家里的人?
生3:不记得。
师:为什么?
生3:因为他是孤儿。
师:孤儿,哪里看出来的?
生3:小说没有提到他家里的人。
师:没有提,你也不能随便下“孤儿”这个结论,但他一定是孤独的人。课文根本没有写到孔乙己家里的人,也没有人去关注孔乙己家里的人。
(徐杰老师点评:具有“评判”功能的课堂教学语言,不应该仅是“对错”的判断,更应该在对话过程中渗透评判的依据,这就是“以理服人”。“没有提,你也不能随便下‘孤儿’的结论”,就不仅有评判,还兼有评判的理由;评判之后,培东意犹未尽,从“没有写到家里人”,“没有人关注他的家里人”,得出“孤独”的结论,不仅是对学生回答的“孤儿”的回应,更是在有意将学生思维的触角引向深入。)
师:同学们,这篇小说你们已经读了几次了,还听说你们还拥有很多《孔乙己》的赏析资料。读了这篇小说,孔乙己这个人物一定会在你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那么,请你告诉我,这个连名字都不被人记住的孔乙己,你在阅读小说后,最能记得的是他的什么?请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阐述。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可以是表示心理状态的形容词,也可以是表示境况的形容词,当然,也可以是表示性格的词。
(学生思考)
(徐杰老师点评:具有“提问”功能的课堂教学语言,一定是简洁、明确、易操作的。“这个连名字都不被人记住的孔乙己,你在阅读后,最能记得的是他的什么”,提问简明,指向明确。因为是“主问题”,培东对问题的回答方式提出了规范要求,同样,这个要求也是很简洁明了的。试想,如果我们的提问语言啰嗦不清,学生还需要先筛选信息,再参与活动,那就费时不讨好;如果我们的提问语言晦涩难懂,学生对于课堂活动的意图和要求,还需要费劲解读,那就耗力没价值。)
生4:我觉得他很可怜。
师:你最能记得孔乙己的“可怜”,为什么?
生4:因为他本来就很不幸,科举没有考上,而且之后在店里还经常遭到顾客冷眼。
师:请坐。你记得孔乙己什么?
生5:我记得孔乙己的“守信”。
师:守信,怎么说?
生5:他经常不带现钱到咸亨酒店去吃饭,就欠钱,后来他还是及时把钱还上了。
师:这也是他的一个好品德。来,女孩子,你记得孔乙己什么,一个字来表达试试?
生6:迂。
师:迂,怎么说?
生6:因为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师:满口之乎者也,能不能把“满口”这个词去掉?
生6:不能,因为“满口”体现出他的书呆子气太浓了。
师:更迂了。请坐!
师:你记得孔乙己什么?
生7:我记得孔乙己的“骄傲”。
师:骄傲?为什么?
生7:因为他到咸亨酒店吃饭的时候,他不同于短衣帮,他穿的是长衫。
师:哦,长衫。穿长衫为什么骄傲?
生7:因为这是读书人的象征。
师:也就是说,那是一种自认的身份的象征。
师:同学们,他刚才说话有一个地方出问题了,他说孔乙己吃饭的时候,孔乙己到咸亨酒店是吃饭吗?
生(齐):不是,是喝酒。
师:吃饭和喝酒有什么区别?
生8:吃饭更阔气。
师:他有没有能力到那个地方去吃饭?
生8:没有,他很穷的。
师:最多是一碟茴香豆,两碗酒,是吧。请坐。
师:好,再来说,同学们。你记得孔乙己的什么?
生9:我记得孔乙己生活很悲观。
师:读书要学会概括,用一个字或两个字?
生9:悲。
师:孔乙己悲在什么地方?
生9:他每次到酒店,都受到别人的嘲笑。
师:精神上受欺凌折磨。你记得孔乙己什么?
生10:迂腐。
师:刚才已经有同学说过了,看来,孔乙己的迂腐给人印象特别深刻。
生11:我记得孔乙己的落魄。
师:落魄,哪些句子可以说明?
生11:当别人问他“你识字吗”,他就显得特别神气,但是当别人问他“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他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样子。
师:“落魄”这个词用来形容人的境况的,更多的是指物质经济状况,你为什么从他的表情上来说明?
生11:应该是“落寞”。
师:不,我觉得你的“落魄”说得很好,在孔乙己眼里,什么落魄比没钱、生活过得差更糟糕?
生11:他自己在仕途上的不顺利。
师:这就是孔乙己一生中最大的落魄,最承受不住打击的伤痕。非常好。
(徐杰老师点评:具有“追问”功能的课堂教学语言,必须“追”得及时,“问”得恰当。这个环节的“追问”,充分体现了培东的教学智慧。一“追”:“落魄,哪些句子可以说明”,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文本,避免架空分析;二“追“:“‘落魄’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人的境况的,更多的是指物质经济状况,你为什么从他的表情上来说明”,质疑,把问题再抛给学生;三“追”:启发,在学生提出用“落寞”来替代“落魄”时,培东先肯定了“落魄”,继而启发学生思考“在孔乙己眼里,什么落魄比没钱、生活过得差更糟糕”,学生终于认识到,孔乙己最根本的落魄,乃是“半个秀才都没捞到”,这是一个透过表象分析实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抓住契机,慢慢追;学生循序渐进,渐渐得。)
生12:我记得孔乙己的“长衫”。
师:又到了那件长衫,具体说说。
生12:因为长衫代表孔乙己身为读书人,但又必须与短衫帮混在一起的境况。
师:你知道这一件长衫是什么样的?
生12:让人看起来很没面子的。
师:这长衫就是为他挣面子的,你再看看课文中写他的长衫的语句。
生12读:他的长衫,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师:又脏又破的长衫,看似儒雅,但却如此破旧。真是欲上不能、欲下不甘,落魄、懒惰、迂腐与清高尽在其中。
(徐杰老师点评:具有“小结”功能的课堂教学语言,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课堂活动成果及时进行小结,以形成相对完整的活动结论;另一方面,在“结”的过程中,又需要有认识上的提升。如培东所言的“落魄、懒惰、迂腐与清高”,前三个词语是直接来源于解读认知,“清高”,是老师在学生发言中“面子”的基础上,提升性总结出来。这样的小结,看似轻轻一点,对学生而言,则是又迈进了一步。)
生13:我记得孔乙己的“贫穷”。
师:贫穷,为什么?
生13:因为他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吃懒做。所以说……
师:那你知道孔乙己一生中最大的贫穷是什么?
生13:科举考试没有获得功名。
师:科举考试没有功名,自尊心上的贫穷,是他最大的贫穷。再最后请一同学来说说。
生14:我记得孔乙己的“痛苦”。
师:痛苦,怎么说?
生14:他每次在酒店里喝酒的时候,总会受到别人的嘲笑,并且他偷书是为了看书,但几乎每一次都会被别人在身体上进行残害。
师:每一次?小说当中哪个句子能说明?来,同学们,我们一起读读。
师生共读: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
师:哪个词说明每一次?
生14:一,都。
师:读书,要学会从隐性的不明显表意的词上去读。大家把“一”和“都”圈出来。你看,这样一说,我们就知道了,连同你们资料里的孔乙己的“手”孔乙己的“脸”甚至某些动作等等都是我们对这个文学形象最深刻的记忆。迂腐的孔乙己,善良的孔乙己,贫穷的孔乙己,落魄的孔乙己,痛苦的孔乙己,诚信的孔乙己……这个在封建科举制度下挣扎的小人物的形象越发清晰了。
二、二“记”——小说中的其他人最能“记住”孔乙己的又是什么?(研讨)
师:同学们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对孔乙己这一文学形象的“记住”。再看看,文章中孔乙己以外的人对孔乙己最能记住的又是什么呢?
(学生阅读,思考)
生15:孔乙己的伤疤,孔乙己考不中秀才的耻辱。
生16:他们记得孔乙己欠钱的话,他们会让孔乙己尽快去还钱,如果孔乙己偷书,他们也会非常记得。
师:表达有点急急忙忙,我们还是先一起来读一读孔乙己首要次出场的文字。“孔乙己一到店”预备读——
(徐杰老师点评:具有“牵引”功能的课堂教学语言,其主要功能就是指引课堂活动行进的大方向。这个教学语言的使用,需要把握好“度”,既不能失之于宽,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体验,导致“放得出去,收不回来”;也不能求之以严,用结论来束缚学生的活动过程,甚至“挖坑让学生跳”。最艺术的做法,就是当放则放,当收则收。我们看培东对这个环节的处理,先“放”: “文章中孔乙己以外的人对孔乙己最能记住的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意在引导学生转变阅读视角,从“我”对孔乙己的评价,转向“文章中的人”对孔乙己的印象;再“收”:“表达有点急急忙忙,我们还是先一起来读一读孔乙己首要次出场的文字”,这里为什么要打住学生的回答,将阅读关注点移到孔乙己的首要次出场?我的猜想是,学生前面的“跳读”行为背后,是思维的“跳跃”,并且这种跳跃性的思维,并不是根植于文本的逐层深入的解读。为了帮助学生一步一步走进文本核心,所以老师运用教学语言来组织“定点”欣赏,以此“牵引”学生的活动走向。)
生(齐声朗读):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师:好,就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再细细读读酒店里的对话。孔乙己一到店,大家说的那句话怎么读?
生17读:“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声音有点低)
师:是这样说的吗?同学们,这句话怎么说,你说说看。
生18:“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声情并茂)
师:你读的声音为什么比他响?
生18:就是要表现出一种外人对孔乙己的嘲笑,高声嘲笑。
师:哪个字可以看出这样子的嘲笑?
生18:叫道。
师:对,是有人“叫”道,声音要拉高拉长的。来,你再来叫叫看。
生18: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师:同学们,这些人记得孔乙己的什么?
生(齐):伤疤。
师:从哪个字可以判断出大家对孔乙己的伤疤记得特深?你说。
生19:“新”字,说明老伤疤大家都没忘记。
生20:“又”字,说明这样的嘲笑不止一次。
师:“新”字有味,“又”字更有味。来,我们将“又”字去掉,读读看。“孔乙己,你脸上添新伤疤了!”“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这个“又”字说明什么?
生21:说明孔乙己不是首要次因为偷书被打而落下伤疤,那些人也不是首要次嘲笑他。
师:如果你能把语句顺序反一反,我觉得更棒。表达的时候要从“那些人”出发。
生21:因为那些人不是首要次这样嘲笑孔乙己了,也说明孔乙己也不是这样因为偷书被打而落下伤疤。
师:说明他们惦记孔乙己的伤疤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句“叫道”。
生(齐读):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高声)
师:后面说话还有“又”字吗?
生22:“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读得很响,嘲讽)
师:你为什么读那么响呢?
生22:这个时候整个店里的人都在嘲笑孔乙己。
师:个体嘲笑转成群体嘲笑,哪几个词加重了这样的嘲讽语气?
生22: “又”字。
师:还有呢?
生22:“偷”字。
师:这个“偷”字当然得说很响。最能表达他们对这个事情的认定感的是哪个词?
生(齐):“一定”。
师:再看看,哪里可以看出这种冷嘲热讽?
生(齐):感叹号。
师:来,你再把这句话读读看。
生22读::你一定又偷人家东西了。(略平淡)
师:同学们说这样读行不行?
生23:我觉得读得还可以,但还没有刚刚的响亮。
师:你知道为什么要读得够响亮的。我们一起看看这句话,“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哎,这里又有一个“又”字,而且说话人已经不是他,注意啊,是“他们”,因此这句话是众多酒客一起“嚷”出来的。我们一起来嚷,好不好,预备起——
生齐读:你一定又偷人家东西了。(高声,嘲讽)
师:故意的味道没有出来,你还要给我摆出点故意的味道来。“故意的”预备起——
生齐读此句,师再读此句。(故意嘲讽味足)
师:好,从这几句嘲讽中可以看出他们最惦记着的是孔乙己的伤疤。再看看,还有没有?
生24:他们还惦记着……(语塞一时说不出)
师:这些人记得伤疤,还记得他的什么?看一看后面的故事,他们最记得孔乙己的是什么?你来说。
生25:他们还记得孔乙己被吊着打。
师:被吊着打,打得最悲惨的叙说在哪一段?
生(齐):第10段。
师:一起来读一读,“一个喝酒的人说道”预备起——
生齐读: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师:这样一段对话,我再请一位男同学跟我一起对话。这里有两个角色,你想读谁,喝酒的人还是掌柜?
生26:随便。
师:行。那我读喝酒的人,你读掌柜好吧。
师生分角色朗读。
师:请坐。我们再换一下。接下来一个同学读喝酒的人,另一个同学读掌柜。来,你来读掌柜。
两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同学们,你看鲁迅在写这段对话有什么特点?你来说。
生27:这里是一连串的问答。
师:一连串的问答!我们平时会怎么写?
生27:平时会写谁谁谁说。
师:谁说,谁说,是这样写的吧。考虑一下,同学们,鲁迅这里为什么不把这些“谁说,谁说,谁说”加塞进去?
(学生思考)
生28:不加进去,就表示掌柜等人对孔乙己毫不关心和喝酒的人看热闹的心态。
师:你觉得这段话是对孔乙己的毫不关心吗?
生28:关心了,但关心的是被打的故事,很好奇,很想问个究竟。
师:所以说话就会快一些,是不是?
生28:是的。如果加上“谁说,谁说,谁说”,可能就破坏了这种急切的感觉。
师:那现在再找个同学来读读这个掌柜的,肖老师来读喝酒的人,我们一起来读读看。
师读: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
生29读:哦。(很平淡)
师:哦,他是这么说的吗?就这个“哦”字怎么读?你来。
生30:哦?(询问语气)
师模仿读,再邀两生读。
师:刚才前两位同学读“哦”,大家能听出是什么标点符号吗?
生31:首要个同学平平淡淡,应该是句号。第二个同学,感觉是问号。
师:句号,问号。同学们考虑一下,句号,问号,那小说为什么用感叹号呢?来,再读,“他打折了腿了”——
生(齐):哦!(感叹语气,惊讶)
师:哦!为什么发出这声感叹?读书时有想过这问题吗?
生32:没有。
师:读书就要潜入文字当中,甚至不放过一个标点。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句号时怎么说,“他打折了腿了”你们说——
生齐说:哦。(句号语气,平淡)
师:问号时怎么说,“他打折了腿了”?
生齐说:哦?(问号语气,疑问)
师:感叹号时又怎么说,“他打折了腿了”?
生齐说:哦!(感叹语气,吃惊)
师:哦!(声音延长)这个感叹号里包含怎样的感情?
生33:对孔乙己打折腿的惋惜。
师:对孔乙己打折腿的惋惜?平时你表达惋惜会用感叹号的吗?
生34:我觉得是对他打折腿的惊讶。
生35:不关心腿,更想知道是怎么打折的,很好奇。
生36:急于听到这里面的故事,很好奇。
师:对,惊讶好奇,想知道这个过程有着怎么样的新奇,它将成为这个酒店里的一个谈资一个笑点。所以,他不是关心孔乙己生死,而是猎奇这段所谓的痛快淋漓的被打。来,同学们,感叹号读读试试看,“他打折了腿了”——
生(齐说):哦!(感叹,吃惊)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读下去。
师生分角色读“他总仍旧是偷。。。。。。打折了怎样呢?”
师:你发现吗?掌柜这时候说话还有什么特点?
生37:句子很短的,特别急切。
师:说话过程中有没有把“孔乙己”给加进去?
生(齐):没有。
师:我们把主语“孔乙己”加进去试试。
(师生共读:“孔乙己后来怎么样?”“孔乙己后来呢?”“孔乙己打折了怎样呢”)
师:考虑一下,掌柜说话为什么不把“孔乙己”这一事件的当事者放进去?
生38:掌柜急于想知道个中情况,至于孔乙己这个人,是不在心的。
师:说得好!他对孔乙己的生死根本就不关心,就想知道这个里面是怎么发生的,好在以后可以面对更多的人说一说这个故事。同学们,这些个“后来呢,后来呢,后来呢”读慢一点还是快一点?
生38:快一点,急促,太想知道了。
师:好,我们再来把这段话读出味道来。女同学,喝酒的人;男同学,掌柜的酒客的。女同学开始读,预备起——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他怎么会来……后来打折了腿了”
师:很好,我们再来看最后一句话。喝酒的人在说他的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用了一个什么标点符号?
生(齐):句号。
师:“许是死了”后面是句号。掌柜的首要声是感叹号,让他也感叹号结束可以吗?读读看,你来。
生39读:许是死了!(感叹号语气,强烈)
师:你再来读读句号结束。
生39:许是死了。(句号语气,平淡)
师:为什么用句号?
生39:用句号表示一种不太肯定的语气。
师:比之感叹号,这里句号确实有不太肯定的语气,还有其他意味吗?
生40:用句号表示对孔乙己漠不关心。
生41:不轻不重的,随意说说。
生42:故事讲完了,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很冷冷的。
师:生死无所谓了,没有人会去在意他的生死。这里的句号更能显示冷漠与生命的无足轻重。我们再一起来读读喝酒人的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
师:不轻不重,这个故事到这里就没了下文。于是掌柜的就慢慢的算他的账,孔乙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没人去关心他的生死,没人去关心他的生命存在与生命状态。这些酒客惦记的是他伤疤里的笑料、被打折的腿里的故事。那个掌柜呢?他最惦记什么呀?
生43:掌柜的记住的是孔乙己欠他的钱。
师:欠他的钱,第几段?
生43:12段。
师:你读一读。
生43: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师接读:到了第二年的端午,又说——
生43: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师:这个“又”字文中又出现了。掌柜的说欠钱的时候用的是什么标点啊?感叹号,为啥这里用感叹号呀?
生44:这里说明掌柜的对孔乙己欠钱的事非常关心。
生45:孔乙己还不如这十九个钱。
师:对欠的钱非常关心,但对这个人的生与死根本不在乎,所以,掌柜记得的永远是孔乙己的钱。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预备起——
生齐读,师接读到这段结束。
师:你看掌柜的终于把粉板给取下了,取下粉板其实也就代表着什么?你来说说看。
生46:说明孔乙己现在已经无法偿还这个债务了。
师:哦,还有吗?
生47:没有太大希望了。
师:没太大希望了,钱来不了了。
生48:他也许觉得孔乙己已经死了。
师:孔乙己可能死了。孔乙己对掌柜的来讲,他只是粉板上的一个名字,一个符号,绝对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课文中写这个“记”字写了三次,我们一起来读读,首要次的“记”,在第三段的结束。“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生齐读。
师:把“记”字圈点下来,老师也写在黑板上了。
(教师板书:记)
师:还有一个“记”在哪里?哦,这个同学眼尖,你来说。
生49:第五段中“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好。。。。。。暂时记在粉板上”。
师:“暂时记在粉板上”,又一个“记”。看,孔乙己被大家记住,只是一个符号,不是一个生命,是他的离奇曲折的某些故事,是他伤疤残腿里的伤痕累累的谈笑,不关乎生死。再看一下,课文还写一个人对孔乙己的记忆,这个人是谁?
(学生思考)
生50:店小二。
师:店小二,也就是文章中的“我”,所以首要次去记住孔乙己的就有“我”。“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读读。
生齐读。
师:你怎么理解“我”这个十二岁的小伙计的记得?“我”记得的是孔乙己的什么?你来说说看
生50:小伙计记得的也是孔乙己引起的一些笑声。
师:孔乙己引发的一些笑话、笑料、笑的场景。“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所以,对一个孩子来讲,他记得孔乙己,是因为孔乙己让他活泼的,也让所有人活泼的。这就更说明了?
生51:没有人真正去关心孔乙己的命运,没有,他只是人们的笑柄。
师:他只是一个笑料,只是那个社会的笑料,供大家取乐,供大家开心的一个笑料。所以,孔乙己就这样被所有的人记住了。文章中也写到了孔乙己对别人说了个“记”字,他是对谁说的?
(学生思考,有举手)
生52:记住茴香豆的茴字。
师:这句话是怎么说的?
生52读“不能写吧?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
师:对,你从这里孔乙己的两个“记着”能读出点什么呢?我们一起把这话读一读。
生齐读。
师:你从两个“记着”读出点孔乙己的什么来?
生沉默不语。
师:想不出来,建议你把这句话再读一读,来——
生52读后答:从这看出孔乙己十分想帮助小伙计,很善良。
师:想帮助谁?
生52:帮助鲁迅。
师:是鲁迅吗?
生53:不是,是“我”。
师:这关系到小说中的一个概念了。小说中的“我”,不是作者本人。所以这儿,孔乙己关注“我”,关注这个小伙计,从中可以看出孔乙己的善良。但是这个小伙计却一样反讽孔乙己,看他那句话是怎么说的?他说“谁要你教”“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吗?”一起来读读,预备起——
生齐读。
(徐杰老师点评:具有“启发”功能的课堂教学语言,需要老师及时抓住启发的契机,并即时组织好启发的教学语言,从而“点亮”学生的思维。这一段课堂活动,用时18分钟,在老师不断的启发之下,学生不断超越自己,获取更为丰硕的阅读体验。我们来看看,培东一共采取了哪些形式的启发性教学语言。“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了!”大家说说该怎么读?这是用讨论读法来启发思考;“哪个字可以判断大家对孔乙己的伤疤记得特深?”这是通过品析关键词来理解人物;暗示学生关注“鲁迅在写这段对话有什么特点”,甚至于“刚才这两位同学读‘哦’,大家能听出是什么标点符号吗?”,从句式和标点进而窥斑见豹。如此启发,实在是高妙之举。由此可见,通过教学语言来启发学生思考,要确定“启”了之后能“发”就需要斟酌启发性的教学语言,“话”说对了,是启发,说得不妥,就可能成为阻碍。)
三、三“记”——这些人真的是“记住”孔乙己了吗?(主题探究)
师:由此看到,大人们嘲笑他,小孩子也在嘲笑他。因此,孔乙己的故事就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这样的话,老师就想再问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些人真的是记住孔乙己了吗?
(生沉默。)
师:记住他的伤疤,记住他的故事,你觉得这些人真的记住孔乙己了吗?
生54:这些人没有记住孔乙己。
师:理由是——
生54:在第九自然段“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说明孔乙己对别人的生活并没有影响。
师:“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同学们,一起把这段话读一读。
生齐读。
师:你来说说看,这句话里还能读出什么来?
生55:孔乙己被大家抛弃,不存在一样。
生56:他们觉得孔乙己有没有都无所谓。
师:孔乙己的有无都是无所谓的,他根本就不是一个被人深深记住并关怀的人。他的存在,最多是给这单调无聊的世界一点笑料。他被所有的人包括和他一样的底层的人所践踏嘲笑,他不是一个被记住的人,相反,是一个……
生(齐):被忘掉的人。
(教师板书,在“记”前写下一个大大的“忘”)
师:是的,这是一个被忘记的人。他们记得的只是孔乙己伤疤中的片段,是打折了腿的那种情状,和被打折了的腿的讥讽,那是他们的笑料与谈资。但他们忘记的是孔乙己的灵魂、他的内心世界、他痛苦的表情、他悲惨的命运。被人屈辱地记着,被人残酷地忘记,这就是孔乙己!在这“忘”与“记”之间游移的都是嘲笑奚落打击,都是冷冷的讥讽的目光。这些人,我们称之为?
生(齐):看客。
师:写出这个字,“看”字。
(教师板书:忘——看-——记)
师:所以,同学们,这部小说不仅揭示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表现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同时,它有一种最深的寓意。通过记住,通过忘记,通过这些看,你觉得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还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思考。
生57:我觉得要告诉我们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师:对当时社会的抨击。
生58:科举教育对人毒害之深,等级观念深刻。
师:这些在小说中都有表现,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社会的罪恶。围绕老师的板书来看,还可看出什么?
生59:我觉得写出了当时人们的冷漠,社会的悲凉。
生60:我看出这些人没有同情心。
师:这些人,主要是什么人?
生61:老百姓,酒客。
生62:社会上这些和孔乙己一样的人都只好奇某些人的悲惨,而不在意某些人的生命感觉。
生63:他们就是冷冷的看客。
生64:没有丝毫同情,他们冷漠麻木的心灵令人悲哀。
师:好奇某些人的悲惨,而根本不在意这些人的存在本身。我们一起来读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预备起——
(生齐读12,13段)
师:同学们,我们越来越能感觉到,这些看客只想咀嚼他人的悲哀,只想品味他人的痛苦,他们只想成为他们某些痛苦故事的传播者,做幸灾乐祸者,做冷眼旁观者,甚至做恶语相向的人。也正是这些人慢慢地把孔乙己带进了死亡的边缘。因此,鲁迅曾经说过一句话:“国民,尤其是中国的国民,永远是戏剧的看客。”鲁迅还说过一句话:“个远方,的人们,都跟我们每一个人有关。”同学们,《孔乙己》这个故事永远咀嚼不完,这个故事永远思考不尽。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应该笑,但走进孔乙己的世界,我们真的很想哭。让我们一起怀念这个不幸的苦人,一起来读读他最后的背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让我们怀着很沉痛的心情,预备起——
生(齐读):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缓慢、悲凉)
师:“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记住这个背影,也让它留给当代社会去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人。下课。
(徐杰老师点评:具有“点化”功能的课堂教学语言,其头等的境界,就是执教者通过自己的言说,能使学生产生豁然的感觉、收获顿悟的成就。这个主题研讨环节,培东数度点化学生,极精妙。如:“他不是一个被记住的人……这是一个被忘记的人……被人屈辱地记着,被人残酷地忘记……”这一段精彩的讲析,回扣了前面文本解读的关键词“记”和“忘”,学生经此一点,视角触及“看客”,批判现实味道更浓;再如:教者接着对“看客”进行了描述,“这些看客只想咀嚼他人的悲哀,只想品味他人的痛苦,他们只想成为他们某些痛苦故事的传播者,做幸灾乐祸者,做冷眼旁观者,甚至做恶语相向的人。也正是这些人慢慢地把孔乙己带进了死亡的边缘”,这段“有温度”的描述,感染着学生,也帮助学生清醒认识到“看客”的危害;最后引用鲁迅的话,“个远方,的人们,都跟我们每个人有关”,让学生瞬间能把读小说,读社会,和读自己联系起来,文学作品的人文教育意义,一点即透。)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