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返回页面
返回上一页 菜单 搜索

《我与地坛》教学实录首要课时

学大教育
来源:学大教育

2023-05-08 11:20:00 | 阅读:113

进入 >

  在生活中有了设想才能理解母亲的不张扬的爱;在写作中如果不设想就只能写母亲如何送我、有时候找我,就不很感人了...下面是关于我与地坛教学实录首要课时,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首要课时

  师: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朱自清的精神家园是荷塘世界,李乐薇的精神家园是他的空中楼阁,史铁生的精神家园则是一个曾经十分荒芜的园子--地坛。请同学们用十分钟时间读一读课文。

  师: 请根据节选说一说史铁生的经历。

  生1: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忽然患了截瘫。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和出路,就经常到园子里去思考,母亲也给了他很多安慰和帮助。在母亲去世之后,他终于发表了小说,并且不断获奖,碰撞开一条写作之路。

  师:讲得很好。首要部分初读有些杂,我们需要理出一个线索,这是以事件或是以明显的时间先后为线索的吗?(生:不是)

  生2:我认为是以地坛为线索,走进地坛、亲近地坛、感悟地坛。

  师:有道理。不过我认为地坛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感情和思想,他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的思考也有一个变化轨迹,请大家尽量用文中的话表述一下。

  生3:失魂落魄、逃避、考虑死、不急于求死、如何活得好一些。

  师:很好。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坛是作者的再生之地,找出写地坛的一个关键句。

  生4: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里等待了四百多年。

  生5:我认为那句只是引出地坛,能统领全文的关键句是“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学生大都同意后者,教师(板书这句话):荒芜在哪里?为什么又说不衰败呢?(打出第三段的幻灯片)

  生6:荒芜很明显嘛,是说它显得很破旧;至于不衰败是说里面的动物,哦,还有植物很有生机。

  师:我还想再补充一点。荒芜除了残破之外,还跟人们对它的态度有关,当时的地坛无人重视,不管是官方还是百姓。(有学生说,对,人们上下班抄近路才去呢!)说它不衰败是因为它的内里各种生物充满生机,它丢掉的只是--,见学生回答有难度,教师提醒:剥蚀的是什么琉璃?淡褪了什么朱红?学生从“浮夸”、“炫耀”中马上找到了答案,它只是失去了虚荣、浮华。

  教师出示幻灯片:具体说一说,地坛对作者感悟生命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7:地坛至少给作者提供了一个逃避的场所、思考的场所,我觉得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 身影,也更容易看到自己的灵魂。

  生8:我认为地坛也有创伤,这能让作者联想到自己,他并不是仅此的受苦者。

  师:你说得真好!地坛昔日有何等的荣华,连皇帝佬每年都去祭拜!现在无人关注,而且还有一些肆意雕琢它的人,可它仍然沉静、安详的呆在那里。作者自己的磨难跟地坛的沧桑相比真是渺小的。

  生9:我认为园中的花草和虫子对作者的态度变化很重要。

  师:是的,这是我们要研究的。

  教师打出第三段的景物描写。请同学们品味一下,说说你感兴趣的句子。

  生10:我喜欢写蚂蚁的句子,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

  生11:我注意到蜜蜂如一朵小雾停在半空。云和雾的构成是一样的,但是云给人飘忽感,而雾把人笼罩其间,感觉很稳。蚂蚁的稳和作者的烦躁不安形成对比。

  生12:我注意到蝉蜕,蝉脱皮的时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仍然坚持住,于是它完成了再生,于是它得以飞翔,这会对作者摆脱旧我走向新生有启示。

  师(掩不住脸上的喜悦):我真想为你鼓掌!

  生13:我也注意到蝉蜕,但我想到的是蝉蜕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学生鼓掌)

  生14:我注意到露珠。它在叶子上滚动、聚集,然后继续滚动,再聚集,露珠就越来越大了,大到叶子不能承受时掉下,如果这时有阳光,那就太美了。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展现自己的美。

  师:说得很好。我想问露珠坠地的声音很大吗?为什么说是“轰然坠地”?草木生长能窸窸窣窣的声音?(学生发现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给学生一点回味的时间后再交流)我认为这都是心灵中的声音。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能量,并且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美。那种坠地的声音在史铁生听来是震撼性的!草木生长的声音呢?作者曾长时间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现在草木竞相生长又激起他心中生的热流,这声音在他听来是那样的真切!

  师:现在我们小结一下。虽然不能一一对应说蚂蚁教会作者什么,蝉、蜜蜂教会作者什么,看了一下露珠便如何,但几年的观察、思考还是会影响作者的。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人可以残废但不能颓废。在解释“不能理解园子的人肆意雕琢它,但有些东西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改变的”时候,作者用了六个譬如,现在请一个同学读一读。(生15读)

  师:这一段的景物描写和前一段相比如何?

  生16:我觉得这一段写得更大气,这一段写的是古柏、落日、暴雨,而上一段写的是蚂蚁、瓢虫、蝉、蜜蜂。(有学生窃笑)

  师:我请那个刚才笑的学生发表一下高见。

  生17:我同意他说的大气。但认为前一段的生物是自得其乐,过一种“小资”的生活;而这段的事物大多有某种不好的境遇,如雨燕、落日都有和命运抗争的意味。我认为这一部分更厚重更深沉。(不少学生在点头)

  生18:我还觉得古柏和落叶身上有很好的东西。古柏永远那么镇静,落叶在生命即将结束时那样坦然。

  师:是啊,一个是宠辱不惊,一个把死当成必然降临的节日。它们是生命中的长者、智者。(教师小结首要部分,略)

  第二课时

  师:第二部分写母亲为我做了哪些?我所指的不仅仅是事情。

  生19:母亲让我去地坛,为我担忧,去地坛找我。

  生20:应该是送我去地坛,而不是让我去。

  生19:我觉得送儿子是很一般的,但那样理解儿子不限制他去,就十分难得了。

  师:我看有道理。找我的部分是十分感人的,大家一个朗读那里最强的同学读一下。(学生21读,众人鼓掌)

  师:读这一段,你想到了谁?我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一个男人,他蹒跚着为儿子买橘子(学生中有人小声说是朱自清的父亲,还有人轻轻地背起《背影》);另一个是我的母亲,在我出去读书时,她在家里吃了很多苦,受过很多委屈,但她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在打电话时连一个字也没有提过。说说你家的情况吧,我觉得提到父母我们没有什么羞涩可言。

  生22(一个男生):作者的母亲找他却不让儿子看见,懂得为儿子着想;我的妈妈却不会为我着想,总是唠叨。我放假在家时她一天能打七八次电话,我没有办法,就把放电话的房间锁起来。

  生23(一个十分文弱的女生)站了起来:我认为他太过分了。我的姐姐在杭州工作,我的爸爸在欧洲,半个月才能回来一次。我妈一个人在家,很孤独的。我每天都给我妈打电话,虽然每次都要等很长时间,虽然只是说些平常的事情,但我听得出我妈有多高兴。你不能只让妈妈为你想,你为你妈妈想过吗?

  生24:我曾经告诉过妈妈,什么时间我肯定不在寝室,不要打电话。前天我有病,八点就回到寝室,刚回去就接到了妈妈的电话。

  师:这也许是一种心灵感应吧。母爱的很多,作者当时并没有理解,一个原因是自己年轻、心里痛苦;另一个原因是母亲的爱是默默的、不张扬的。不张扬的爱的表现形式太多了: 可能是你酣然入睡时,她加上的毛毯;可能是你大汗淋漓时,她送上的手巾;可能是你误入歧途时,她无情的责打;可能是你心神不定时,她轻轻的叹息;也可能是你日常生活中,(看了看生22)她不停的唠叨。请学会感受那不张扬的爱。

  师:这一部分回忆母亲贯穿着什么心情?

  生:痛悔。

  师:我忽然想起白居易《长恨歌》的句子,“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我不知道唐玄宗能否真到这种程度,但我敢说史铁生是这样的。现在我们的父母还都健在,也许他们不能给我们很多钱,但他们本身就是最大的财富。回报父母的爱要及时啊!首要步,你要懂得父母那不张扬的爱。(播放歌曲《懂你》,几个学生悄悄地擦着眼泪)

  师:我们还是回到课堂中吧。母亲的心理活动,作者何以知之?

  生:根据片段记忆设想出来的。

  师:这种设想在生活中写作中都很重要,能说说吗?

  生25:在生活中有了设想才能理解母亲的不张扬的爱;在写作中如果不设想就只能写母亲如何送我、有时候找我,就不很感人了。

  师:说的好,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作文中要敢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大家不妨尝试一下。我们再想一个大问题,两个部分,一个写地坛,一个写母亲,二者究竟有什么关联?

  生26:二者都对作者生活下去起了很大的作用,一个让作者感悟生命应该乐观、坚强、豁达,一个用自己的言行让作者感受到爱抚并鼓起生活的勇气。

  师:很好。虽然一个是具体的,一个是抽象的,但她们都是作者由自伤走向自强的精神源泉。下面还有一些时间,让我们欣赏闻一多先生的一首小诗,他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在三岁时就夭折了,这是一首悼念诗,听我读一读。

  也许 ──葬歌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  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  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 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学生久久地沉浸在悲哀而优美的意境中,教室中一片肃静。)

  (几分钟后)师:今天大家要回家,写一封给母亲的信吧。再见!

编辑:xiejinping
温馨提示:免费领取0元试听课!满意在报名!
中小学辅导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