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河北邯郸永年二中10试高二政治试卷,同学们可以通过试卷的完成情况来了解自己的政治知识掌握程度。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2017年涌现许多网络热词,“洪荒之力”,“辣眼睛”“绿水青山”等,这些热词多为社会热点新闻、新知识、新观点的浓缩或概括。这表明( )
A.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B. 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D.文化具有鲜明的性
2.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在下列形式中不具有意识形态部分的是( )
①思想 ②道德 ③科学技术 ④信仰 ⑤语言 ⑥文字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3.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才能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进我们的伟大事业,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这一论断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③文化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和谐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③
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从文化与经济关系的角度看,这句话的不合理之处在于,没有认识到( )
A. 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B.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C.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D.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5.有人认为,只有以创造性文化为血液,一个国家才能拥有把握外在世界的能力,才能被其他国家认可和尊重。这一观点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一定的文化总是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的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国家之间在综合国力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
④文化建设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6.国庆期间有些香港青年反对内地游客到香港旅游购物,造成香港和内地出现一些误解。有些人士提出内地与香港应为青少年构建“文化同源工程”,即从日常生活出发,加深双方互相了解,彼此融合学习先进文化和健康生活观念,乃至形成价值观方面的共同点,进而产生长久、良性的包容和互信。这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 )
A. 生活习惯和社会风尚[来源:学,科,网]
B. 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 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 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7.对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我们要有选择地读书,在有间里读更多的书。我们可以通过读一些优秀文学作品、人物传记、科普类书籍等,感悟人生道理,了解、爱国先贤、科学家等人物的高尚情操和执着追求,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这主要说明了( )
A.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 文化在有些时候对人是没有影响的
C.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D. 人们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是积极主动
8.近期,我国一些电影和电视剧中的低俗化现象不断受到质疑。例如,有的刻意渲染对财富、地位、生活的向往,不加节制地刺激观众的欲望;有的利用“粉丝情结”,夸大“高富帅”“白富美”的偶像魔力,不加掩饰地激发观众“婚姻改变人生”的白日梦。材料意指( )
A. 电影是改变人们精神世界的物质力量
B. 应该用优秀文化人们前进的方向
C. 应该用多样的文化形式丰富人们的生活
D. 电影应该是没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精神产品
9.有人曾形象地概括:美国电影打打闹闹,印度电影蹦蹦跳跳,英国电影说说笑笑,法国电影吓你一跳,韩国电影青春学校。从各国电影的不同特点可以看出( )
A. 一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B. 世界各国文化的多样性
C. 民族文化的区域性
D. 世界各国文化具有共性
10.相对于印刷媒体的单向被动传播,互联网技术使得信息交流更便捷、更充分。互联网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话题的N种观点、N种链接、N种选择。这表明( )
①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具有很强的开放度和信息共享度
②文化发展依赖于网络技术的进步
③科技进步促进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④大众传媒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11.2015年10月19~20日,中英表演艺术产业与教育论坛在上海举行。中英论坛作为中英文化交流年活动的一部分,增进了中英两国表演艺术与教育领域的协同效应。举办中英文化年活动( )
①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需要
②有利于我国吸收其他国家的一切文化成果,为我所用
③是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开放领域的前提条件
④有利于促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推动东西方文化共同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2.我国有绵延上千年的家庭养老文化,不少老人心中仍深植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因而很多老人不愿意到养老院养老,更不愿意“以房养老”(老年人将住房反向抵押给金融机构获得养老金)。对于住了一辈子的房屋,很多人宁可去世之后留给子女继承,也不愿意抵押养老。这表明( )
①传统思想会阻碍社会进步 ②文化创新要立足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传统思想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13.2015年11月7日,两岸实现了跨越66年时空的握手。习近平主席指出:“两岸人民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这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 )
①对两岸人民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对社会与人的发展始终起积极作用
③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在不断增强
④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14.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这些常见的德国姓氏在德语里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曾是德国人的职业常态,如今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人们常常用“严谨”“认真”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其实德国人也在进行“德国制造”的过程中被重塑。可见( )
①中德两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②精良的德国制造取决于严谨认真的德国文化
③德国姓氏文化中包含着传承至今的精神基因
④工匠精神影响着德国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采用现代动画技术的动画片《三毛奇遇记》,将三毛塑造成“富二代”,穿一身流行的嘻哈装,开着大飞机,带着小哥们游历童话世界……新三毛让小朋友乐不可支,收视率高,也给品牌商业带来开发前景。但只留下老三毛那三根标志性头发的新三毛,着实让老粉丝们“很汗很无语”。这说明( )
A. 只有对传统文化作品原汁原味地保存才是比较好的传承
B. 现代科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会产生负面影响
C. 传统文化作品传承不能偏离原著的灵魂
D. 商业化运作必然导致传统文化作品传承迷失方向
16.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等3人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祝贺。贺信中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国科技繁荣进步的体现,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示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这说明( )
①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起比较终决定作用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③文化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7.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天下妙士,必有妙眼,渠见妙景,便会妙手写出来……无他,只因妙手所写纯是妙眼所见,若眼未有见,他决不肯放手便写,此良工之所永异于俗工也。”这句话揭示了( )
A.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B. 艺术创作是胸有成竹的展现
C. 社会实践是艺术创作的来源
D. 艺术创作是感觉和想象的融合
18.依托网络等新兴媒体,大批微电影正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清新朴实的演绎风格,走入大众视野。微电影大潜能意味着( )
①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④网络文化都是健康的、先进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9.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由此可见( )
①只有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②社会主义文艺是由人民群众直接创造的
③文化产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促进作用
④深入群众生活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源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0.“送您一枝鲜花,请把火种留下。”2016年清明节,许多地方的市民以鲜花和植树等文明祭奠方式,取代了上坟烧纸、烧香、烧花圈等陈规陋习。各地政府表示应大力提倡文明祭祀,让“绿色扫墓”取代传统陋习。这说明( )
A. 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B. 传统习俗是阻碍社会进步的落后文化
C. 陈规陋习是阻碍社会进步的落后文化
D. 文化创新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来源:学科网]
21.电影《战狼2》,再现了中国军人的职责,在创作拍摄上注重运用国际上的一些基本元素。同时,为了营造视听奇观,使传统特技和数字高科技有机结合,使这部影片有了比较好的艺术和技术的精彩呈现。这说明( )
①文化形态的更替是由科技进步决定的
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③现代高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2.在键盘时代,曾经习以为常的写字成了一种集体记忆。我们应将汉字敬畏感重新到重要位置,担当起对祖国文化的坚守责任,让热爱汉字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我们之所以关注汉字,是因为( )
①普及书法艺术,才能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汉字能够传递中华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文化价值
③汉字内涵丰富,书写汉字才能感受汉字美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基本载体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3.中国历来有“易代修史”“盛世修书”的传统。一个朝代灭亡以后,后继的新朝代为了总结历史,吸取经验教训,都要给上一个朝代编撰历史,这个优良传统绵延不绝。这有利于中华文化( )
A. 百花争艳,异彩纷呈
B.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D. 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2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之所以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因为( )
①中华文化从未受到外域文化的
②统一的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③我国自夏商以来,留有丰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④中华文化从未中断而延续至今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25.出门在外,比较难改的是乡音,比较亲切的是方言.方言被称作我国民间文化的活化石,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方言却日渐式微,流失严重.一些人士和地方疾呼,保护方言刻不容缓,这是因为我国方言( )
①魅力独特,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②因时而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③绚丽多彩,是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运用广泛,是不同民族间沟通交流的工具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6.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
A.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 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7.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联系是( )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③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④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8.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29.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力量,那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 )
①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②可以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③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30.关于诚信问题,孔子曰:民无信不立。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程颐说:诚者,实理也。我们今天中国人倡导诚信原则,不能不到儒家那里寻找资源,可见儒家的诚信观念犹如我们的黄皮肤、黑头发一样,是我们不可摆脱的民族精神基因。这说明( )
A. 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B. 只有传承儒家思想,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C. 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D. 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31.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下列诗句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
①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先锋
②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
③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做主人翁
④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A. 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32.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之魂,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和发展,有其丰富的内涵。下列选项与“风雨同‘舟’,威武不‘屈’”的精神实质一致的是( )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四海之内皆兄弟,若一家 ④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3.“玫瑰”盖过“汤圆”,“元宵”不敌“情人”,传统文化遭受尴尬。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备受冷落,有识之士对此深表忧虑。热衷于过“洋节”、冷落本民族传统节日的现象( )
A. 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以弘扬中国的文化
B. 不利于弘扬民族精神与增强民族凝聚力
C. 是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结果
D. 反映了西方先进文化逐步代替中国落后文化的趋势
34.2017年10月15日,在邯郸市永年区超级水稻百亩示范田,袁隆平院士成功见证了亩产1149.02公斤的新世界纪录。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袁隆平不是因循守旧、盲从比较好的科学家,他善于质疑,勇于创新,敢于超越。这启示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B. 民族精神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C. 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D. 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时代精神则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35.某学校创办“弘扬民族精神、创建和谐校园”知识活动。该活动诠释了团结进取、自强不息、勤奋上进的优秀品格,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我们之所以在中小学生中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是因为( )
①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②自强不息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青年学生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0分)
36.河北省开展了“学习雷锋、善行河北”网络主题活动,引导网民特别是青年网民广泛参与到创建文明网站活动中来。河北好人网先后组织“学雷锋——寻找身边好人”“从自己做起,争做文明网民”等网络征集活动,传递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善行精神,倡导网络新风尚。河北新闻网开通“善行河北”官方微博,通过微博传递“善行”力量,鼓励网民广泛参与献爱心活动。河北省的其他新闻网站、政府门户网站、商业网站,也结合“学习雷锋,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并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各类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活动。
请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角度,谈谈“学习雷锋,善行河北”活动的意义。(16分)
37.城镇化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欧洲各国都有重视历史传统、保护文化遗产的正面例证,巴黎、伦敦、罗马等世界名城虽然发展模式不一,但总体上保持了历史风貌,城市文化品位较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投资者。近些年来,欧洲城市更加注重智能、绿色、低碳,努力探索现代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14分)
答案
1.C 2.D 3.D 4.C 5.B 6.D 7.D 8.B 9.B 10.C
11.C 12.A 13.B 14.D 15.C 16.D 17.C 18.C 19.C 20.A
21.C 22.C 23.C 24.A 25.B 26.C 27.D 28.B 29.A 30.D
31.D 32.C 33.B 34.D 35.D
36.【答案】(1)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4分)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一种突出表现,弘扬雷锋精神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分)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雷锋精神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4分)弘扬雷锋精神必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更好地发展。(2分)
(3)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4分)
37.【答案】(1)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3分)城镇化建设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这样才能保护本地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才能增强人们的强烈认同感。(3分)
(2)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一方面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要体现时代精神。(2分)城镇化过程既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现代化建设相协调。(2分)
(3)要立足社会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分)学习借鉴国外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优秀成果。(2分)
编辑:J.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