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返回页面
返回上一页 菜单 搜索

广东深圳市2017-2018年华侨城中学高二上语文试卷及答案

学大教育
来源:学大教育

2019-04-11 19:55:20 | 阅读:179

进入 >
以下是广东深圳市2017-2018年华侨城中学高二上语文试卷及答案,同学们可以通过做题情况来了解自己的语文水平。
一、(一)论说文司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它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
屈原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比较好诠释。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遣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显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目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比较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着,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 无求与苏世。《橘颂》中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已,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橘颂》又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无求与苏世漫透在回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主,更好的境地。
《酒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不过这首诗人们多以为伪作。王逸既说是“屈原之所作”,又说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本来就自相矛盾。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屈原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料。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 举世混油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流父又问他:“举世浑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他答曰: 宁赴常洗而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渔夫和屈原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渔父大概是一个选避现实的隐者,他不满意社会的黑暗,但他的态度是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则不然,他要保持自己的清高和清世,不肯同流合污。这当然会陷入孤立,但他不怕孤立,决不会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正如他所说的“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分,固将愁苦而终穷”
独立不迁”的人格还表现为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屈原批评那种“背绳墨以追曲”的行为,发出“伏辨以死直”的誓言。在《涉江》中,他表示:“苟余心其端直兮,虽避远之何伤!”
在儒家的典籍中,治水有功却被天帝处死的鲧一直是个反面人物,那么鲧到底犯了什么天条会被天帝处死呢?《山海经》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 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原来,鲧的罪行是私自窃取了天亲的患壤去填洪水以拯救人类。这样说来,他简直就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屈原对这样一个英雄深表同情和赞实,从这可以看出屈原自己人格的崇高。屈原明知自己的结果会和鲧一样悲惨,但是他决不屈己从俗,而始终保持着“独立不迁“的人格,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
(选自袁行需《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删节)
1.下列关于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求与苏世漫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独立不迁“使屈原的人格臻于更坚实、更好的境地。
B、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包含对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以及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而决不随波逐流两个方面。
C、独立不迁“贯穿于屈原的一生坚持理想,虽道打击面不动据依恋故土,虽然不被理解而不他迁,等等。
D、“独立不迁”体现了屈原和隐者截然不同的人格: 隐者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决不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结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第比较后投身泊罗,以死明志,这是因为楚国国君没有理解他重用他,他的“美政“理想无法实现。
B、屈原以“无求”与“苏世“的为人准则要求自己并努力践行,这使他“独立不迁”的人格更为坚实和,
C、屈原认为鲧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因而对他深表同情和赞赏,这也可以让人看出屈原自己祟高的人格
D、全文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方式,阐述了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的丰富内酒,结构道严。3.以全文看,下列表述歹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虽体解吾犹未变分,省余心之可惩”体现了压原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由而毫不动摇的精神。
B、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千人,不屈己,做一个顶天立地、保持独立人格的人,这是屈原的为人准则
C、文中引王逸和司马迁关于《渔父》相关资料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渔夫和屈原对话是真实的,史料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D、屈系“独立不迁”的人格在《离骚》《橘项》《涉江》等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走正门          王春迪
①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是个小油贩子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了。
②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一日,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骨瘦如柴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
③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因为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起了油行的门面。贺府后院有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如此花园,中间竟然高立着贺家的祠堂,迁又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
④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常有人跟海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  
⑤海爷却说,不可。
⑥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
⑦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一样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群中似水浪般起伏。鸣锣十一响!这排场,惟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腰杆挺直地跪在地上。身后的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甚至有的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⑧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员都低着头鱼贯而入。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
⑨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一扫,大伙不敢言语了,同时腰杆也挺了起来。
⑩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海爷觉得此人两手温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飘逸,两肩圆厚,一副贵人之相。再看那官服,绣的是孔雀,顶带蓝宝石花翎。未等海爷说话,官人便说,本官乃贺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迹难辨,惟有当年祠堂,托您照料,仿如昨日。本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说着,官人要弯腰拜谢,被海爷一把托住。海爷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荣幸之至。随后,两人有说有笑,一同走进了昔日的贺府。
⑪当日,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谈论着这件事,大伙都觉得,多亏海爷当初的仁义。倘若当初海爷一冲动把祠堂给拆了,保不准今儿个会出什么事情。
⑫一日,外面下着大雨,海爷闲来无事,把几个儿子儿媳妇叫到跟前喝茶,海爷若无其事地问他们,知道当初为啥我没拆贺家的祠堂吗?
⑬小儿媳鬼精,抢嘴说,是老爷您仁义。
⑭海爷笑笑,抿了一口茶,起身,眼睛望着窗外,好似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情景。海爷说,贺家人搬走后的头几年,贺家还有不少后人来祭祖,其他人来的时候,都跟老鼠似的钻进钻出,拜祭时,有的说说笑笑,有的哭得撕心裂肺,进进出出,都走侧门,怕遇到熟人。
⑮有一年轻女人,一手拎着篮子,一手领着一个孩子,清早比较先来。娘儿俩大大方方地从正门进来,进来后,先将祠堂里里外外擦洗一遍,然后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干净的蒲团,让孩子端端正正地跪拜。拜祭完,整理好衣裳,再昂首阔步地走出去。娘儿俩穿的都是粗布衣服,有的地方还带着点补丁,却十分干净。这样的穿着,从富丽堂皇的大门进出,难免会被众人指点议论,但那娘儿俩,始终抬头挺胸,遇到认识的街坊,还让孩子有礼有节地问好。
⑯海爷说,贺家有这样的娘俩,谁还敢拆他家的祠堂?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天那个官人,是不是当年那个孩子?
⑰小儿媳没弄懂,嘀咕道,不就是没走侧门走正门吗?这有啥啊?
⑱海爷听罢,长叹一声,背着手,回屋去了。 (原文有删节)
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比较恰当的两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以老街上“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这一俗语开篇,为下文写贺、海两府的遭际埋下伏笔。
B.起初,每至清明,贺家的子孙三三两两前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这说明贺家人的祭祖观念随着家境的变化而变淡。
C.做了京官的贺家后人返乡时,海爷家人“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
D.海爷的小儿媳是个鬼精且有城府的人,她先是抢先回答海爷的话,称赞海爷,后来又嘀咕,都是为了讨好海爷。
5.小说第③段写贺府后院的环境有何作用?(5分)
6.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6分)
二、(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陶渊明
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郡遺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
潜不解音律,而蓄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候潜,值其酒热,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其娄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管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潜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耕自资,遂抱赢疾   躬: 亲自      B.吏白应束带见之     白:禀告
C.聊欲弦歌             聊:无聊      D.毕,还复著之       著:戴
8.以下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
B.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
C.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
D.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
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港自幼志向高远,但因家境贫困,父母年迈,不得不去做官又因无法容忍官府的束缚,所以不久便又辞官。
B.陶渊明有志过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怎奈身体瘦弱多病,不得不再次出来做官。
C.文中“欲弦歌”,意思是调弄素琴;三“径之资”意思是隐居生活之乐。
D.江州刺史王弘想结识陶潜,但未能达到目的。在陶潜前往庐山的途中,王弘便派陶潜的老朋友庞通之在半道上邀请陶潜。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5分)
泽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舞可去。”(5分)
泽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之二虫又何知?               B.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闹者。    D.夫晋,何罪之有。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义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悦亲威之情话                 B.虽然,犹有未树也    
C.既空宜以寻壑                 D.抚孤松而盘桓
古代诗歌阅读(一)
临江仙      辛弃疾
老去浑身无着处①,天教只住山林。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坤吟。
式向李瓜沈李②处,清风散发披襟。莫嫌浅后④更频高,要他诗句好,须是酒杯深。
【注】①老去句:语本苏轼《豆粥诗》“我老此身无着处,实书来间东家住。”②浮瓜沉李:语本魏文帝《与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后以“浮瓜沉李”形容夏天消暑行乐生活。③后:略似今日口语中之“啊”。
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折,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开篇点明自己年老体衰,闲居山林,奠定全篇基调“无着处”,正话反说。
B.两个“百年”间隔反复,照应上文之“老去”,寓示自己一辈子被荒废。
C.下片开头两句写夏白行乐,表达对无拘无来,自由自在的归隐生活的向生。
D.结尾化用杜甫诗句“李白斗酒诗百篇”,表达了词人要向李白学习写诗的愿望
E.本词语言明白如话,笔调轻松,言浅意丰,令人寻味不已,一些语句成为成语。
14.不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委回答。(4分)
古诗鉴赏(二)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海喜空潭曲,安禅制卷龙。
[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 毒龙,指世俗观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拍一句诗中比较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达首诗第三联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首要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8分)
(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 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7.下列子句中切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类的一项是(3分)
①许多走红的网络文章文醉并不精美,甚至不通文默,言不达意,却因其观点与网友的心理相契合而被追捧。
②每年的旅游旺季,均有多艘邮轮途经香港却过门不入,是因为香港没有一个可容纳巨大邮轮的码头。
③“议族”品牌的创始人郑剑辉独具只眼,找准了市场切入点,将电子商务事业打理得风生水起,旗下多所店铺单品月销售量过万。
④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几十年教书育人,捐赠毕生积蓄,帮助近300名贫困学生完成了高中学业。这位被人誉为“炭火教授”的优秀党员,其品其德,山高水长。
⑤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⑥为侣导清廉风气,使干部职工都能洁身自好,该银行组织全体员工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接受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美国同八个亚太国家就“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达成一致,该协议减少了成员国之间商品与服务关税及其他门槛。
B.北京林业大学教师施兵通过查阅100多本教材和资料,撰写了一份近30 多页的《大学英语教材质量分析报告》并直呈。
C.我们的很多地方和部门,特别是部门的负责同志,是否把消防安全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决定着他们在安全工作中的态度和做法。
D.大学招生所采取的“择优录政情利于鼓励青年学生刻苦学习,努力上进,自身素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公平竞争。
19.下列交际语言比较为得体的一项是(3分)《
A一位同学在讨论会上说:“像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幸。”
B.一位同学在班上的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我殷切期望方法不当的同学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
C.某报社的记者写给一位校长的便条: 您来信约我莅临贵校采访,我乐意。
D.某经理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比较后总结说: 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每句不超过25个字(6分)
光环效应指的是人们对他人的认知与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而得出的,____________,如果认知对象被贴上正面的标签,并被赋予一切优受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贴上反面标签,那么他就会被“消极”的光图笼罩着,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4分)
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和精神传承,工匠精神为各行各业所必需。一个员工只要恪尽职业操守,就可以具备工匠精神,一个企业只要重视产品的质量,就能够打造出自己的企业品牌。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体现创新价值的激励机制,一定能够培育出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1.工能够恪尽职业操守未必可以具备工匠精神。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尼采)
②人从枝上折下花来,供在瓶里,到了结果的时候,却对着空枝叹息。(冰心)
③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冯巩)
④ 命运不能选择,但是你可以在你这俗人道路上做得稍微好一点,认真一点这不就行了。(靳尚谊)
⑤生活总会有点不顺意,我们都会犯错。天性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开始改变。(电影《疯狂动物城》)
富有哲理的句子总是会点燃内心的某些火花。读了上面五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拨标图不少于800字
编辑:J.F
温馨提示:免费领取0元试听课!满意在报名!
中小学辅导
查看更多 >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