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13:12:16 | 阅读:182
勇气是一种力量,给予我们冲破困境的动力;勇气是一种精神,时刻指引着我们勇于;勇气更是一种品质,深藏于人们的内心深处,从一言一行之中彰显出来。勇气时时刻刻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与我们浑然一体。
勇气不是意气。许多的猛士,他们拥有着常人所不具备的力量与胆识。但是其中有一些人,只是鱼目混珠地处在其中,这些人拥有的并非勇气,而只是意气。李逵杀虎,固然值得我们为他高超的武艺喝一声彩,但在他动辄便结果一家老小的性命时,又怎能称得上“勇”字?勇气,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操守与胆量的结合;而意气,是只要顺心,便可为之。两者虽然相似,却在认知层面上存在着差异。可以说,意气与勇气只有形似,但绝不可混为一谈。
而在勇气之中,也可以分为几类。有“壮士断腕”式的果敢之勇,有“割肉喂鹰”的仁爱之勇,更有“精忠报国”的守节之勇。这几种勇气,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在历史与文学上有许多事迹为我们知晓。
果敢之勇源于“果断”,是断绝力的体现。这类勇气,体现出一个人的急智与本能的勇气。诸如项羽破釜沉舟、曹操割须弃袍,这类勇气可以在刻意练习后为我们所拥有。仁爱之勇多见于神话传说,他们体现出人类所拥有的仁慈之心,常常发生在神或宗教的身上。割肉喂鹰、投身饲虎,还有将肉体与血液化为饼与酒供众生享用等等,这一类勇,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之上的高洁品质。还有比较为人们崇敬的守节之勇,这种勇气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频率极高,常在朝代更迭时从爱国志士的内心深处爆发出来。宋朝的一些旧臣在蒙古南下之际,因不愿屈从而在崖山投海,相传有数万之众,海上尸体遍布。而近代在日寇入侵之时,中华儿女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带来了胜利的光明。在明知自己不可为,却因为民族大义与操守而奉献生命的勇气,是十分令人钦佩的。这种勇气并不会因为身处和平年代而消失,而是深深地刻印在我们的精神深处。
勇气小到每个个体,大到民族、国家,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品质、精神。往古来今、四方上下,处处都存在着这种精神品质。它超越了言语的界限,通过每个人切实的行为相互联系,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