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5 11:59:17 | 阅读:185
以回忆童年为题的作文3000字
归家心切,以致于沿途的风景无暇顾及。路是新修的水泥路,平坦宽阔,除了一个又一个的左转弯和右转弯,一个又一个的上坡下坡,就只剩汽车飞奔了,只觉一棵棵树木从车旁闪过,一个个村庄从路边位移。
好久没有回老家山村了,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机会总是一再错过,时间总是一再延后,及至这次真正踏上这条熟悉又陌生的路途,怎能不急迫呢?
而且,儿时的记忆都在老家呢。那溜光的门前石阶、吱呀的木栅门、宽敞的堂屋、狭小的厢房以及屋前的枣树、屋旁的桃树、屋后的李子树,还有村中的大禾场、穿村而过的小溪、顺势蜿蜒的梯田、巍峨起伏的群山,到处都留有儿时欢快的身影!
(一)嬉戏玩耍
儿时嬉戏的途径很多,有跳绳、踢毽子这样的体育类活动,也有像跳房、捉迷藏、老鹰抓小鸡、顶窝窝、扔“皇帝”等这些大众化的游戏,像我们男孩子,比较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扔“皇帝”和捉迷藏了。当然,如果没有很多人参与,这些个游戏也玩不起来,那就只有在屋檐下的过道里,一、两个人,或蹲或趴,引逗蚂蚁(是一种颜色褐红略带点黄色的小蚂蚁,工蚁身长不过5毫米,兵蚁头部较大,体长也只有6毫米左右,多做窝在房屋木柱底座下的泥土里)玩了。我们一般会从家里找几颗饭粒或者从草地捉几只小虫子,放到一只外出找食的工蚁(我们一般称为工兵)身边,静静地看着它嗅着、闻着,用弱小的身躯拉动着,几经努力,可能是感觉实在拉不动,它便会抖动着触须,地爬回去报信了。不一会儿,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就奔着食物而来了,其中还不乏有兵蚁(我们叫它军官),像一个战斗群体似的,大家会自觉地分列到食物两侧,紧紧地咬住“猎物”,一起蹬腿使劲,饭粒或小虫子便会被拖着向蚁窝慢慢移动了。及至快到洞口,我们又会调皮地把饭粒或虫子拾起,放到比刚才更远的地方,让这些蚂蚁又一次费心的寻找,费力的拖运,反复多次。而蚂蚁却不怨不恼,只要再次寻着,依然奋力不止,真真让人佩服这些蚂蚁的坚持力了。
夏天的时候,倘若天气晴好,夜晚时分,许许多多的萤火虫便会趁着夜色飞出,它们或在空中上下飞舞,或停在草丛中歇息,那绿色的荧光在夜幕中不停地闪烁,比较是吸引我们眼球了。每每这时,我们便会找来一个玻璃瓶子,于瓶盖上钻几个透气的小眼,就去捉萤火虫了。飞动的萤火虫比较难捉,是要拿蒲扇轻轻扑打落地,方可捉入瓶中;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趁萤火虫飞落草丛歇息时,用手拨开草丛去捉,这样就会大些。但有时也有误捉的时候,还有一种像蝇蛆一样白胖胖的虫子,也会发出绿色的荧光,在草丛中一闪一闪的,常让我们误以为是萤火虫,待捉起看见是这种虫子,难免心惊,慌忙扔掉,跑得远远的了。等瓶子里装有七八只萤火虫后,我们便会满意而归,把瓶子端放在桌上,人趴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它们在瓶子里闪耀。
(二)摸鱼捉蛙
有时候放学回来,看见家长们都外出劳作未归,便想着要寻些事来做。于是,把书包往家里一扔,提起个竹篮便往田野中跑去了。那水沟里的泥鳅和小虾、爱在田塝里钻洞的小螃蟹、溪流里的石魭鱼以及稻田里的小土蛙,都是我们猎取的目标,成为我们晚餐中的美味佳肴。单说捕捉那石魭鱼,就有无穷的乐趣。那石魭鱼就生长在村中不到两米宽的溪流中,山中溪流一般一面靠山,一面系用石头砌结成的板车路,供村民拉送物资时行走。石魭鱼不大,比较大的长不过六七寸、宽不过两指,背部颜色微黄,间有黑色的.横纹,因喜欢躲藏在溪流中砌石的缝里,被村民称作石魭鱼,真正叫什么名字却不知晓。它们常常这一伙、那一群地在清凌凌的溪水中追逐嬉戏,一会儿与水中的细沙亲吻,一会儿逆着水流竞游,听到岸边有响动,就会迅速地溜进石缝中,待安静后,方又游弋出来。我们会沿着溪流,一路寻找,看看哪处的鱼儿大些,便会挽起裤管,下到水中,弓腰弯腿,伸手往水深处的石缝中摸去。倘若石缝较大,里面躲藏的鱼儿较多,手伸进去触碰到它们,它们便会使劲地往里钻,鱼尾和着水相互碰击,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我们就知道里面的鱼儿较多了,兴奋的劲儿更大,手尽力的往里抓伸,一只一只鱼儿便被掏了出来;有时一些石缝较小,手伸进去后,手指尖能触碰到滑溜溜的鱼身,却无法抓出来,也会心生懊恼,却不敢拆开砌好的石块,那样会破坏掉路基,被大人们看见,定是一顿责骂了,只好作罢。
捉蛙一定是要早晨去的。夏天天亮得早,我们会早早的起床,直接奔赴稻田捉蛙去。我们捉的不是青蛙,青蛙少且难捉,而是当地的一种土蛙,大家都叫它“土埂崽”,捉来就容易多了。土蛙的个体不大,从头至尾也就四五厘米长,背部有黑褐色花纹,有点类似于蟾蜍的花色,腹部白色,但肉质鲜嫩。那时,稻田里刚刚栽插下禾苗,土蛙在早晨时分多半栖在田埂上的草丛欢唱。我们会折好一根蕨草,手持一根竹枝或小竹棍,沿着田埂,一路用竹枝敲打着田埂上的草丛,土蛙受惊后会直接跳入田中,钻到泥土里躲藏,却不想在稻田里隆起一个“小土包”。这时,我们赤脚下到田里,将手指并拢作盖子状,捂住“小土包”一抓,土蛙就攥紧在手心了,再把它从腹部刺穿到蕨草的茎上,一只一只叠穿起,渐渐就成土蛙串了。也不需要多大的功夫,就能捉上一两串土蛙回家了,既不耽误去学堂,又弄了个心情舒畅。
(三)采摘野果
不光是在村庄里、田野里,远处的大山,也是我们小孩常去光顾的地方。山村里没有城市里那些多样的水果,却有一年四季吃不完的山中野果。譬如四月里诱人的红刺泡(阳泡),五月里酸甜的杨梅,六月里软香的地婆子,七月里如黑珍珠般的禾叶子(野葡萄),还有八月的毛花李(猕猴桃)、九月的毛栗子、十月的山拿(也叫牛卵子,学名木通)、十一月的蓝莓子和甜珠、十二月的鸡脚爪(学名枳椇)等等,数也数不清,春夏秋冬,只要你往山上去,随时都可以得到大自然的馈赠。
于是,每到星期天,我们大一点小孩,就会背上镰刀,一边上山砍些柴火,一边享受着大山里的各式野果了。尤其是五月底的时候,山上的杨梅正红,我们便会成群结队的往山上跑。杨梅树大概喜阳,多半生长在山脊上,我们会沿着山脊上踩踏出来的小路,翻山越岭,遍寻杨梅采摘,常常要翻越七八里路远,等伙伴们竹篮里满是杨梅,才会下山回家。家乡的杨梅大概有三种:一种颜色紫红,味较甜,但个小,只有小指头大,我们都叫它石杨梅;一种个稍大(一分钱硬币大小),颜色鲜红或淡红,味道甜中带酸,我们称作水花杨梅;还有一种杨梅颜色米白(略带青黄色),味道较酸,我们管它叫白杨梅,各有各的特色。摘回的杨梅我们一般都会清洗干净,挑出一些个大、味甜的用少许食盐或白糖腌渍几分钟,就成大家的“抢手货”了。至于其他的杨梅,全部会放到太阳下用竹匾晾晒成干,或用蜂蜜浸好成为零食,或藏于玻璃罐中保存。倘若谁家有小孩得了拉肚子的病,用这些个杨梅干煎汤喝,倒是一剂良药。
十一月份的时候,我们还会结伴去山上捡甜珠。甜珠形似栗子,圆圆尖尖的,只是果实较栗子小,直径还不到一厘米,外皮为一暗褐色的坚壳,果肉白色,鲜食非常甜,甜珠的名字也因此而来。甜珠树一般比较高大,树本身并没有刺,只是果实跟板栗一样有刺,待裂开后,甜珠就从树上掉落山地上了,所以我们并不用爬树去摘,到树底下捡拾即可。可能因为味甜的缘故,大多数跌落下来的甜珠都被虫子蛀空了,要想捡拾到好的,还是要花费不少时间的。捡拾回来的甜珠,放到水里清洗干净,漂去被虫蛀空的,就可以放到铁锅里热炒了。火旺旺的烧,不一会儿,你就可以听见锅中发出哔哔叭叭的响声,那是熟了的甜珠咧开嘴在锅中舞蹈呢,甜甜的香味也随即会飘得满屋子都是。与甜珠对应的还有一种苦珠,是槠树的果实,把它捡回晒干、褪壳,将果仁磨成浆,放锅中熬煮,就制作成苦珠豆腐了,那又是另一种美味。
可以说,老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镌刻有我们儿时忙得不亦乐乎的身影,如今虽然儿时的足迹已然消失,但美好的记忆依然清晰,每每回想起这些,总能让人感觉心绪还搁浅在那样的时光里,像是重新回到童年,正享受着那种种快乐呢!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
学大教育